中国国债规模的研究
引言 | 第1-7页 |
第1章 概述 | 第7-12页 |
·国债及国债规模的含义 | 第7页 |
·国债规模衡量指标 | 第7-8页 |
·西方公债理论与其“规模观” | 第8-10页 |
·古典学派的公债理论及其小规模观 | 第8-9页 |
·凯恩斯学派的公债理论及其规模无界观 | 第9页 |
·公共选择学派的公债理论及其“小规模观” | 第9-10页 |
·国债规模效应曲线 | 第10-12页 |
第2章 我国国债规模的实证分析 | 第12-27页 |
·我国国债规模扩张历程 | 第12-13页 |
·我国国债规模现状 | 第13-16页 |
·我国国债规模相关指标 | 第13-14页 |
·我国国债规模指标分析 | 第14-16页 |
·我国国债规模扩张技术分析 | 第16-18页 |
·国债本息支付对规模扩张的影响 | 第16-18页 |
·我国国债规模扩张的制度分析 | 第18-19页 |
·我国国债使用效益及相关指标分析 | 第19-25页 |
·国债资金使用效益问题 | 第19-20页 |
·国债信誉问题 | 第20-21页 |
·国债余额占GDP的比率变化分析 | 第21-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我国国债规模的主要风险及发展趋势 | 第27-36页 |
·当前的主要风险 | 第27-28页 |
·五大因素症结 | 第28-32页 |
·国债规模的适度界定 | 第32-33页 |
·国债发行规模将继续扩张的诸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制约国债发行规模扩张速度的制度因素 | 第35-36页 |
第4章 国债规模调控的建议 | 第36-44页 |
·正确认识控制国债规模问题 | 第36页 |
·控制国债规模的政策建议 | 第36-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