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第1-19页 |
·自由基与氧化应激 | 第7-9页 |
·自由基理论 | 第7页 |
·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 | 第7页 |
·自由基对生命大分子物质的损害 | 第7-9页 |
·氧化应激反应 | 第9页 |
·酿酒酵母的应激反应 | 第9-13页 |
·酿酒酵母的氧化防护体系 | 第9-12页 |
·酿酒酵母的热应激反应 | 第12-13页 |
·应激反应中的调节机制 | 第13-15页 |
·bZIP转录因子 | 第13页 |
·与Cu结合的转录因子 | 第13-14页 |
·锌指转录因子 | 第14页 |
·转录抑制因子 | 第14页 |
·信号转导途径 | 第14-15页 |
·功能性化妆品-活酵母细胞衍生物 | 第15-17页 |
·衰老的自由基理论 | 第15页 |
·皮肤衰老与氧自由基 | 第15-16页 |
·活酵母细胞衍生物的应用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立论依据 | 第17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9页 |
·材料 | 第19-20页 |
·菌种 | 第19页 |
·培养基 | 第19页 |
·试剂 | 第19-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9页 |
·斜面菌种的活化 | 第20页 |
·种子培养方法 | 第20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细胞数的测定 | 第20-21页 |
·氧化应激实验 | 第21页 |
·热应激实验 | 第21页 |
·活性酵母细胞衍生物(LYCD)和酵母提取物(YE)的制备 | 第21页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样品中GSH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SOD酶活力的测定 | 第22-23页 |
·CAT酶活力的测定 | 第23页 |
·样品中丙二醛浓度的测定 | 第23-24页 |
·双向凝胶电泳 | 第24-25页 |
·LYCD保护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测试 | 第25-26页 |
·LYCD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26页 |
·抗极端环境酵母菌的筛选-耐高温突变株的筛选 | 第26-27页 |
·抗极端环境酵母突变株和正常酵母在普通培养条件下应激反应的比较 | 第27-28页 |
·抗极端环境酵母突变株产物对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测试 | 第28页 |
·耐高温酵母胞内抗氧化水平与蛋白的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9页 |
·实验菌株的培养 | 第29-30页 |
·呼吸缺陷突变株的选育 | 第29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9-30页 |
·线粒体功能在酵母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 第30-32页 |
·H_2O_2致死浓度的确定 | 第30-31页 |
·H_2O_2作用不同时间对酵母细胞的影响 | 第31页 |
·酿酒酵母对H_2O_2的适应性反应 | 第31-32页 |
·线粒体功能对酵母热应激反应的影响 | 第32-35页 |
·致死温度作用时间单因子实验 | 第33页 |
·酵母细胞对高温的适应性反应 | 第33-34页 |
·交叉适应性实验 | 第34-35页 |
·预处理对细胞内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 第35-38页 |
·预处理对正常酵母细胞脂质过氧化的保护效应 | 第38页 |
·正常酵母细胞预处理前后应激蛋白的变化 | 第38-41页 |
·LYCD保护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测试 | 第41-42页 |
·保护作用检测方法的确定 | 第41页 |
·LYCD保护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41页 |
·不同剂量LYCD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 第41-42页 |
·LYCD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42-44页 |
·H_2O_2制备LYCD条件的优化 | 第42-43页 |
·热预处理制备LYCD条件的优化 | 第43-44页 |
·抗极端环境酵母菌-耐高温突变株的筛选 | 第44-45页 |
·紫外诱变致死曲线的绘制 | 第44-45页 |
·诱变育种 | 第45页 |
·耐高温突变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45页 |
·耐高温酵母突变株和正常酵母在普通培养条件下应激反应的比较 | 第45-47页 |
·热应激反应的比较 | 第46页 |
·氧化应激反应的比较 | 第46-47页 |
·抗极端环境酵母突变株产物对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测试 | 第47页 |
·耐高温酵母提取物与正常酵母提取物成分的分析 | 第47-49页 |
·抗氧化剂的分析 | 第47页 |
·耐高温酵母蛋白的分析 | 第47-49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0页 |
·展望 | 第50-51页 |
5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6 致谢 | 第54-55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