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大学校园的有机生长

摘要第1-3页
目录第3-5页
论文框架结构图第5-6页
导言第6-9页
 一、 释义:第6-7页
   ·“大学校园”第6页
   ·“有机生长”第6-7页
 二、 研究角度第7页
 三、 研究背景第7-8页
 四、 研究方法第8-9页
 五、 论文的结构第9页
第一章 大学校园与大学发展史第9-26页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大学校园和有机生长第9-10页
   ·大学发展史研究与规划预见性第10页
 第二节 大学的历史沿革第10-20页
   ·国外大学发展简史第10-12页
   一、 传统与发展第10-11页
   二、 战后大学规模急剧扩充及其必然性第11-12页
   ·中国教育发展简史第12-17页
   一、 中国古代教育第12-16页
   二、 近代学校发展概述第16-17页
   ·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变化第17-20页
   一、 办学规模急剧扩张第18页
   二、 办学目标、层次的发展第18-19页
   三、 管理模式的发展第19页
   四、 科技园区的发展和设置第19-20页
 第三节 大学校园的发展第20-26页
   ·大学校园规划简史第20-22页
   ·关注“有机生长”的校园规划研究第22-24页
   ·当前国内大学建设现状第24-26页
第二章 大学校园与有机生长模式分析第26-49页
 第一节 有机生长适应教育发展第26-29页
   ·“弹性设计”第26-28页
   ·“不定空间”设计第28-29页
 第二节 有机生长的经济基础第29-36页
   ·大学的经济保障第29-30页
   ·新校区建设与土地置换第30-31页
   ·产学研结合发展大学经济第31-33页
   ·经济“双赢”第33-36页
 第三节 有机生长的社会基础第36-39页
   ·大学对城市的依赖第36-38页
   ·新校园建设与城市交通第38-39页
 第四节 有机生长的精神内涵第39-44页
   ·解构“人文气氛”第39-41页
   ·商业街兴衰第41-42页
   ·共同塑造文化生活第42-44页
 第五节 有机生长的资源限制第44-49页
   ·卫星城理论与功能结构调整第44-45页
   ·大学职能分析第45-48页
   一、 大学的多种职能第45-47页
   二、 不同功能场所的配置第47-48页
   ·职能分享模式第48-49页
第三章 大学调研及分析第49-58页
 第一节 上海高校调研第50-52页
   ·上海部分大学分布第50页
   ·松江大学城和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第50-52页
 第二节 南京高校调研第52-53页
 第三节 杭州高校调研第53-58页
   ·杭州文教区简介第53-54页
   ·紫金港建成区分析第54-58页
   一、 建设背景第54-55页
   二、 紫金港现状第55-58页
附表1: 已建和在建全国高教园区(大学城)一览第58-59页
附表2: 教育部直属高校合并情况表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后记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组织决策机制
下一篇:天津市耐药沙眼衣原体野生株的细胞学及基因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