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寺观园林环境特征及其保护与发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寺观园林环境概述 | 第10-22页 |
·寺观园林环境的概念 | 第10-11页 |
·寺观园林环境的概念 | 第10-11页 |
·寺观园林环境的分类 | 第11页 |
·寺观园林环境的由来 | 第11-17页 |
·寺观园林环境产生的思想基础 | 第12-14页 |
·“舍宅为寺”为寺观园林提供了物质基础 | 第14页 |
·东林寺--开创了寺观园林的先河 | 第14-16页 |
·促进寺观园林环境开发的其他因素 | 第16-17页 |
·寺观园林环境的特点 | 第17-21页 |
·具有宗教和旅游的双重功能和风格 | 第18-19页 |
·具有选址自由和构景素材丰富的优越条件 | 第19页 |
·具有浩大的空间容量 | 第19-20页 |
·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 | 第20页 |
·具有灵活多变的布局和多种多样的格调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云南寺观园林的形成及发展 | 第22-32页 |
·云南宗教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22-24页 |
·宗教的传入及发展 | 第22页 |
·云南宗教的显著特点 | 第22-24页 |
·云南特殊的人文地理背景 | 第24-28页 |
·自然条件的复杂性 | 第24-26页 |
·文化特征的多元性 | 第26-27页 |
·民族审美的特殊性 | 第27-28页 |
·云南寺观的园林环境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云南寺观园林环境特征 | 第32-76页 |
·环境特征 | 第32-63页 |
·园林选址 | 第32-42页 |
·群体布局 | 第42-44页 |
·空间处理 | 第44-52页 |
·意境营造 | 第52-60页 |
·单体建筑 | 第60-63页 |
·实例分析 | 第63-74页 |
·巍宝山寺观群 | 第63-67页 |
·沙溪寺登街兴教寺 | 第67-68页 |
·鸡足山寺群 | 第68-72页 |
·昆明圆通寺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云南寺观园林的保护与发展 | 第76-88页 |
·现状--失控的旅游开发 | 第76-78页 |
·保护与发展 | 第78-87页 |
·开发的文化定位 | 第79-84页 |
·真实性原则 | 第84-85页 |
·社会协作与人文背景改良--更高的保护境界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语 | 第88-89页 |
附录1 《佛罗伦萨宪章》 | 第89-93页 |
附录2 插图目录 | 第93-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后记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