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 第8-11页 |
·环境岩土工程的工作内容、专业分工与专业特点 | 第11-13页 |
·环境岩土工程的工作方法 | 第13-17页 |
·本文的工作思路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水体、土壤污染及其相互关系的定性分析 | 第19-27页 |
·水体污染和水中污染物质 | 第19-20页 |
·水体污染概论 | 第19页 |
·水体污染物质物理化学分析 | 第19-20页 |
·土壤污染和土中污染物质 | 第20-27页 |
·土壤污染概述 | 第20-21页 |
·土壤污染的危害 | 第21页 |
·土壤污染物质物理化学分析 | 第21页 |
·土壤污染源的分析 | 第21-24页 |
·土壤污染的特点 | 第24页 |
·土壤净化作用简述 | 第24-25页 |
·土壤污染的评价标准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污染物传输研究常用模型的建立 | 第27-41页 |
·有关模型的概念 | 第27-28页 |
·模型的定义 | 第27-28页 |
·模型的分类 | 第28页 |
·环境岩土工程模型的概况 | 第28页 |
·环境岩土系统数学模型 | 第28-33页 |
·一般形式 | 第28-29页 |
·环境系统模型的分类 | 第29-31页 |
·环境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扩散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托马斯 格拉汉姆(Thomas Graham) | 第33-34页 |
·费克(Adolf Eugen Fick) | 第34-35页 |
·环境介质中污染物运移的基本方式 | 第35-37页 |
·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运动 | 第35-37页 |
·物染物传输的基本模型方程 | 第37-41页 |
·基本方程的推导 | 第37-39页 |
·基本方程的简化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不同条件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传输理论 | 第41-60页 |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基本理论 | 第41-50页 |
·多孔介质定义 | 第41-42页 |
·多孔介质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溶质的对流 | 第43-44页 |
·弥散作用 | 第44-48页 |
·去除作用 | 第48-50页 |
·污染物在土壤中这一特定介质中的迁移方程 | 第50-58页 |
·基本方程 | 第50-53页 |
·考虑去除作用的迁移方程 | 第53-55页 |
·在非饱和土壤的迁移方程 | 第55页 |
·考虑不动水体的迁移方程 | 第55-58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各种特定初始及边界条件下对流扩散方程的解析界 | 第60-73页 |
·稳定连续的污染源、初始污染浓度恒定、且不考虑吸附和衰减的情况 | 第60-62页 |
·稳定连续污染源、初始污染浓度线性变化、且不考虑吸附和衰减的情况 | 第62-68页 |
·连续的污染源、初始污染浓度呈指数规律降低、且考虑吸附和衰减的情况 | 第68-70页 |
·瞬时释放污染源的情况 | 第70-71页 |
·剖面二维情况下扩散方程的解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有关参数的测定方法 | 第73-86页 |
·污染物质在土壤中流速流向的测量 | 第73-75页 |
·污染物在土壤中扩散系数的测量 | 第75-86页 |
第七章 结果分析 | 第86-91页 |
第八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