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解析--以大连新市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前言 | 第8-19页 |
·城市绿地系统概述 | 第9-15页 |
·概念 | 第9-10页 |
·内容 | 第10-11页 |
·作用 | 第11-12页 |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第12页 |
·创造城市景观风貌 | 第12页 |
·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发展趋势 | 第14页 |
·稳定的特点 | 第14-15页 |
·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 | 第15-17页 |
·生态城市 | 第15页 |
·园林城市 | 第15-16页 |
·生态园林城市 | 第16-17页 |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 | 第17-19页 |
·含义 | 第17页 |
·建构方向 | 第17-19页 |
·生态建构 | 第17页 |
·景观风貌建构 | 第17-19页 |
2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构解析 | 第19-34页 |
·布局建构 | 第19-24页 |
·城市生态机理研究 | 第19-21页 |
·城市的污染机制 | 第19-21页 |
·城市的排污机制 | 第21页 |
·顺应城市生态机理的绿地系统布局建构 | 第21-24页 |
·指标建构 | 第24-25页 |
·苗木保障体系建构 | 第25-28页 |
·树种规划 | 第26-27页 |
·依据 | 第26页 |
·原则 | 第26-27页 |
·结构配置 | 第27页 |
·生产绿地规划 | 第27-28页 |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构 | 第28-31页 |
·发展导向 | 第29页 |
·保护目标和发展目标 | 第29-30页 |
·实施计划 | 第30-31页 |
·经济技术及政策保障体系建构 | 第31-33页 |
·技术管理措施 | 第31页 |
·行政性措施 | 第31-32页 |
·经济性措施 | 第32页 |
·法规性措施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3 大连新市区绿地系统生态建构 | 第34-56页 |
·现状概述 | 第34-37页 |
·自然条件 | 第34-35页 |
·社会条件 | 第35-36页 |
·环境质量状况 | 第36-37页 |
·生态建构 | 第37-56页 |
·布局建构 | 第37-49页 |
·总体布局建构 | 第37-39页 |
·各类绿地布局建构 | 第39-49页 |
·指标建构 | 第49-51页 |
·苗木保障体系建构 | 第51-53页 |
·树种规划 | 第51页 |
·生产绿地规划 | 第51-53页 |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构 | 第53-55页 |
·经济技术及政策保障体系建构 | 第55-56页 |
4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景观风貌建构解析 | 第56-60页 |
·总体风格的控制 | 第56页 |
·具体细节景观风貌意向设计的设计 | 第56-58页 |
·城市边缘绿地 | 第56-57页 |
·城市关键节点绿地 | 第57页 |
·城市道路绿地 | 第57-58页 |
·城市重要标志绿地 | 第58页 |
·城市区域绿地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5 大连新市区绿地系统景观风貌建构 | 第60-63页 |
·城市风貌特色 | 第60页 |
·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 第60页 |
·外向型经济发展区 | 第60页 |
·“浪漫之都”的旅游形象 | 第60页 |
·滨海城市的风貌特性 | 第60页 |
·景观风貌建构 | 第60-63页 |
·总体景观风貌控制 | 第60-61页 |
·细节景观风貌设计 | 第61-63页 |
·新市区边缘绿地 | 第61页 |
·新市区关键节点绿地 | 第61-62页 |
·新市区道路绿地 | 第62页 |
·新市区重要标志绿地 | 第62页 |
·新市区区域绿地 | 第62-63页 |
6 大连新市区典型绿地设计模式意向 | 第63-66页 |
·防风林带 | 第63页 |
·居住区绿地 | 第63页 |
·工厂绿地 | 第63-64页 |
·道路绿地 | 第64-65页 |
·生态廊道 | 第64页 |
·路侧绿带 | 第64-65页 |
·高密度商业区 | 第65页 |
·观光生态经济林 | 第65-66页 |
7 讨论与建议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6页 |
·建议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附录 | 第75-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