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论文

《晏子春秋》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前言 晏子与《晏子春秋》第6-12页
 第一节 晏子其人第6-7页
 第二节 《晏子春秋》其书第7-9页
 第三节 晏子与《晏子春秋》的关系第9-10页
 第四节 《晏子春秋》研究概述第10-12页
第一章 《晏子春秋》的成书年代第12-26页
 第一节 几种主要观点第12-13页
 第二节 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第13-16页
 第三节 成书年代的考证方法第16-26页
  一、 从认识论的角度论证成书年代第16-20页
  二、 从“神明”概念的哲学化论证成书年代第20-21页
  三、 从古史传说系统论证成书年代第21-22页
  四、 从词语的演变发展规律论证成书年代第22-24页
  五、 从战国中后期的政治形势论证成书年代第24-26页
第二章 《晏子春秋》的思想倾向第26-37页
 第一节 对若干流行观点的思考第26-27页
 第二节 晏子思想不等于《晏子春秋》的思想第27-28页
 第三节 《晏子春秋》当属儒家第28页
 第四节 《晏子春秋》属于儒家的几点证据第28-37页
  一、 坚定的民本思想,民为邦本第28-30页
  二、 重义且言利,义为核心第30-33页
  三、 重视“礼”的作用,强调礼治第33-34页
  四、 君择臣而使,臣择君而事第34-35页
  五、 晏子的“明鬼”第35-37页
余论 《晏子春秋》的作者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杨转抗虫基因研究
下一篇: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