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p16、p1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方法的建立 | 第8-28页 |
摘要(中文) | 第8-9页 |
摘要(英文)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1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1-20页 |
3. 结果 | 第20-22页 |
4. 讨论 | 第22-25页 |
5. 结论 | 第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第二部分: ALL患者p16、p1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变异的研究 | 第28-39页 |
摘要(中文) | 第28-29页 |
摘要(英文) | 第29-30页 |
1. 前言 | 第30-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3. 结果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6页 |
5. 结论 | 第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第三部分: ALL患者p16、p15基因纯合性缺失的研究 | 第39-51页 |
摘要(中文) | 第39-40页 |
摘要(英文) | 第40-41页 |
1. 前言 | 第41-4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3. 结果 | 第44页 |
4. 讨论 | 第44-48页 |
5. 结论 | 第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第四部分: ALL患者p16、p15基因第二外显子点突变的研究 | 第51-65页 |
摘要(中文) | 第51-52页 |
摘要(英文) | 第52-53页 |
1. 前言 | 第53-5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3. 结果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61页 |
5. 结论 | 第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对研究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所承担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综述 | 第69-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