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软件保护的意义和策略 | 第6-7页 |
§1-2 软件保护的发展历程 | 第7-8页 |
§1-3 本文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工作 | 第8-10页 |
第二章 软件保护技术简介及分析 | 第10-14页 |
§2-1 依赖硬件的软件保护技术 | 第10-11页 |
§2-2 不依赖硬件的软件保护技术 | 第11页 |
§2-3 常用软件保护技术及其优缺点分析 | 第11-12页 |
§2-4 软件保护技术的完善和提高 | 第12-14页 |
第三章 软件反拷贝技术的实现 | 第14-31页 |
§3-1 软磁盘的硬件特性和信息组织浅析 | 第14-17页 |
§3-2 软件反拷贝技术简介和分析 | 第17-19页 |
§3-3 新间隙指纹技术实现反拷贝的原理 | 第19-20页 |
§3-4 间隙指纹反拷贝技术的实现 | 第20-26页 |
3-4-1 汇编程序实现 | 第22-23页 |
3-4-2 用VC++实现Windows下端口读写 | 第23-26页 |
§3-5 反动态跟踪技术的实现 | 第26-30页 |
§3-6 防止静态分析技术的实现方法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新软件保护方法的加密算法的选择 | 第31-44页 |
§4-1 分组密码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31-33页 |
§4-2 分组密码的研究现状 | 第33-34页 |
§4-3 分组密码算法的设计 | 第34-44页 |
4-3-1 排列码的设计原理 | 第36-37页 |
4-3-2 排列码加密算法的过程 | 第37-39页 |
4-3-3 排列码加密技术的特点 | 第39-40页 |
4-3-4 排列码加密技术的安全性分析 | 第40-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