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桉树生物学特性及其价值 | 第12-14页 |
·桉树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桉树的价值 | 第12-14页 |
·浆纸材树种 | 第12页 |
·锯材树种 | 第12页 |
·园林绿化树种 | 第12页 |
·芳香油与蜜源树种 | 第12-13页 |
·立地恢复和防护林树种 | 第13-14页 |
·植物抗寒基因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抗寒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抗冻蛋白基因及转基因植物 | 第14-15页 |
·与膜稳定性相关基因及转基因植物 | 第15页 |
·与抗渗透胁迫相关基因及转基因植物 | 第15-17页 |
·CBF 基因家族在植物抗逆中的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高等植物中 CBF 基因调控网络 | 第17-21页 |
·CBF 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 | 第21-22页 |
·低温胁迫下植物代谢响应机制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植物内容物对低温的响应 | 第22-23页 |
·植物代谢相关酶对低温的响应 | 第23-24页 |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 | 第24-27页 |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的原理 | 第24页 |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的基本步骤 | 第24-25页 |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的优缺点 | 第25页 |
·SSH技术在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下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低温胁迫下巨桉 SSH EST 文库构建及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7-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6页 |
·材料 | 第27页 |
·处理方法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总RNA的制备 | 第27-28页 |
·抑制消减杂交 | 第28-34页 |
·第一链cDNA合成 | 第28页 |
·第二链cDNA合成 | 第28-29页 |
·RsaⅠ酶切 | 第29-30页 |
·接头连接 | 第30-31页 |
·第一次杂交 | 第31页 |
·第二次杂交 | 第31-32页 |
·PCR扩增 | 第32-34页 |
·SSH cDNA文库的构建 | 第34-35页 |
·连接载体 | 第34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4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34-35页 |
·文库质量鉴定 | 第35页 |
·插入片段长度鉴定 | 第35页 |
·测序和序列分析 | 第35-36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SSH-cDNA文库的构建 | 第36-38页 |
·总 RNA质量检测 | 第36-37页 |
·cDNA合成与Rsa I酶切效率分析 | 第37页 |
·抑制性差减杂交 | 第37-38页 |
·SSH-cDNA文库筛选 | 第38页 |
·文库测序与序列分析 | 第38-41页 |
·EST测序 | 第38页 |
·序列分析 | 第38-41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巨桉CBF基因EgrCBF1和EgrCBF2的克隆 | 第44-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材料 | 第44页 |
·试剂 | 第44页 |
·仪器 | 第44页 |
·桉树总RNA的提取 | 第44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 | 第44-45页 |
·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45-46页 |
·目的基因全长cDNA的分离 | 第46-48页 |
·中间片段的扩增: | 第46-47页 |
·5' RACE 及 3' RACE | 第47页 |
·CBF 序列的验证 | 第47-48页 |
·凝胶回收 | 第48页 |
·连接反应 | 第48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48页 |
·序列测定 | 第48页 |
·序列比较和分析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EgrCBF1 和 EgrCBF2 基因的克隆 | 第48-50页 |
·EgrCBF1 和 EgrCBF2 蛋白的序列分析 | 第50-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巨桉 EgrCBF1 和 EgrCBF2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6-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试剂 | 第56页 |
·材料的处理 | 第56页 |
·总 RNA 的提取 | 第56页 |
·EgrCBF 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第56-57页 |
·冷处理 | 第57页 |
·ABA、干旱和盐处理 | 第57-58页 |
·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 第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巨桉不同器官中 EgrCBF1 和 EgrCBF2 的表达分析 | 第58页 |
·不同低温胁迫下 EgrCBF1 和 EgrCBF2 表达的变化 | 第58-59页 |
·4℃不同时间处理时 EgrCBF1 和 EgrCBF2 基因表达的变化 | 第59-60页 |
·ABA 胁迫下桉树 CBF 基因表达的变化 | 第60页 |
·干旱、盐胁迫下 EgrCBF1 和 EgrCBF2 表达的变化 | 第60-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个人简介 | 第75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5页 |
社会实践及学术交流活动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