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5页 |
| 1.1 植物源杀虫剂的历史和现状 | 第8-10页 |
| 1.2 从植物与昆虫的关系探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间的作用 | 第10-11页 |
| 1.3 植物性农药的混用 | 第11-12页 |
| 1.4 苦皮藤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 2.1 材料 | 第15页 |
| 2.1.1 供试昆虫 | 第15页 |
| 2.1.2 供试药剂 | 第15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15-20页 |
| 2.2.1 症状观察 | 第15-16页 |
| 2.2.1.1 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混用 | 第15页 |
| 2.2.1.2 苦皮藤素Ⅳ和杂质混用 | 第15-16页 |
| 2.2.1.3 苦皮藤素Ⅴ和杂质混用 | 第16页 |
| 2.2.1.4 苦皮藤素Ⅴ和苦皮藤素Ⅳ混合液与杂质混用 | 第16页 |
| 2.2.2 毒力测定 | 第16-17页 |
| 2.2.2.1 增效配比的确定 | 第16-17页 |
| 2.2.2.1.1 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混用 | 第16页 |
| 2.2.2.1.2 苦皮藤素Ⅳ和杂质混用 | 第16页 |
| 2.2.2.1.3 苦皮藤素Ⅴ和杂质混用 | 第16-17页 |
| 2.2.2.1.4 苦皮藤素Ⅴ和苦皮藤素Ⅳ混合液与杂质混用 | 第17页 |
| 2.2.2.2 混用毒力的测定 | 第17页 |
| 2.2.2.2.1 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以1:10混用 | 第17页 |
| 2.2.2.2.2 皮藤素Ⅳ和杂质以1:5混用 | 第17页 |
| 2.2.2.2.3 苦皮藤素Ⅴ和杂质以9:5、4:5混用 | 第17页 |
| 2.2.2.2.4 苦皮藤素Ⅴ和苦皮藤素Ⅳ混合液与杂质以1:1、1:3混用 | 第17页 |
| 2.2.3 生理生化测定 | 第17-20页 |
| 2.2.3.1 试虫体内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 2.2.3.2 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测定 | 第18-19页 |
| 2.2.3.3 谷氨酸脱羧酶活性测定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0-29页 |
| 3.1 症状观察结果 | 第20-21页 |
| 3.1.1 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混用 | 第20页 |
| 3.1.2 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以及二者混合液分别与杂质混用 | 第20-21页 |
| 3.2 毒力的测定 | 第21-24页 |
| 3.2.1 增效配比的确定 | 第21页 |
| 3.2.2 毒力测定 | 第21-24页 |
| 3.2.2.1 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以1:10混用 | 第23页 |
| 3.2.2.2 苦皮藤素Ⅴ和杂质以9:5、4:5混用 | 第23页 |
| 3.2.2.3 苦皮藤素Ⅳ和杂质以1:5混用 | 第23-24页 |
| 3.2.2.4 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以1:10混合液与杂质混用 | 第24页 |
| 3.3 生理生化测定 | 第24-29页 |
| 3.3.1 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混用对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3.3.2 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混用对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 3.3.3 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混用对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 3.3.4 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混用对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29-32页 |
| 4.1 关于苦皮藤制剂引起试虫中毒的症状 | 第29页 |
| 4.2 关于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以不同比例混用引起粘虫产生不同症状的机理 | 第29-30页 |
| 4.3 关于苦皮藤素Ⅳ和苦皮藤素Ⅴ的作用机理 | 第30-32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致谢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