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时期重庆市保甲人员养成制度刍论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一、民国时期以前历代保甲人员的设置与职能概况 | 第12-16页 |
(一) 先秦是保甲人员设置雏形时期 | 第12-13页 |
(二) 自秦朝至明清是保甲人员设置发展时期 | 第13-16页 |
二、民国时期保甲人员的养成 | 第16-33页 |
(一) 保甲人员的设置 | 第16-21页 |
1、第一阶段(1935年—1939年) | 第16-18页 |
2、第二阶段(1939年—1944年) | 第18-20页 |
3、第三阶段(1944年—1949年) | 第20-21页 |
(二) 保甲人员的公务员身份 | 第21-22页 |
(三) 保甲人员与警察局的关系 | 第22-24页 |
(四) 保甲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其培训与考核 | 第24-27页 |
1、重庆市成为战时首都前 | 第24-26页 |
2、重庆市成为战时首都后 | 第26-27页 |
(五) 保甲人员的待遇及保甲经费的解决办法 | 第27-33页 |
1、待遇低下的问题 | 第27-29页 |
2、解决办法 | 第29-33页 |
三、保甲人员法规意义上的职责 | 第33-41页 |
(一) 保甲规约的制定 | 第33-35页 |
(二) 户口编查 | 第35-36页 |
(三) 调解纠纷 | 第36-37页 |
(四) 治安 | 第37-39页 |
(五) 联保连坐之责 | 第39-41页 |
四、保甲人员养成效果之分析 | 第4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