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工业园区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 ·工业园区概念 | 第12-13页 |
| ·国外对工业园区的研究 | 第13-16页 |
| ·国内对工业园区的研究 | 第16-17页 |
| ·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9-20页 |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0-21页 |
|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第20页 |
| ·统计分析与比较方法相结合 | 第20-21页 |
| 第2章 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探微 | 第21-35页 |
| ·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客观条件 | 第21-28页 |
| ·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工业依托 | 第21-25页 |
| ·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推动与制约因素 | 第25-28页 |
| ·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基本现状 | 第28-35页 |
| ·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规划 | 第28页 |
| ·工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概况 | 第28-32页 |
| ·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32-35页 |
| 第3章 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 ·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7页 |
| ·园区规划不尽合理 | 第35页 |
|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 第35-36页 |
| ·入驻企业衍生能力低下 | 第36页 |
| ·园区产业链未形成 | 第36-37页 |
|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 ·行政体制性因素的制约 | 第37页 |
| ·市场运行制度不健全 | 第37-38页 |
| ·协调监督管理机制的缺位 | 第38-40页 |
| 第4章 国内外工业园区的形成机理及其经验借鉴 | 第40-47页 |
| ·工业园区形成的内在机理 | 第40-43页 |
| ·城市空间分化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催化剂 | 第40-42页 |
| ·产业集聚效应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孵化器 | 第42-43页 |
| ·美国硅谷工业园区形成与发展的经验 | 第43-44页 |
| ·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 第43页 |
| ·人才库的构建 | 第43页 |
| ·科研开发的创新 | 第43-44页 |
| ·支撑体系的保障 | 第44页 |
| ·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模式打造的借鉴意义 | 第44-47页 |
| ·体制与科技的创新 | 第45页 |
| ·产业优化升级 | 第45页 |
| ·园区生态化 | 第45-47页 |
| 第5章 加快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思考 | 第47-57页 |
| ·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 第47-49页 |
| ·统筹谋划工业与优先发展园区的原则 | 第47-48页 |
| ·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有机统一的原则 | 第48-49页 |
| ·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紧密结合的原则 | 第49页 |
| ·机制与体制同步创新的原则 | 第49页 |
| ·衡阳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9-57页 |
| ·准确定位工业园区发展的目标与路径 | 第49-51页 |
| ·精心构建工业园区发展的支撑体系 | 第51-54页 |
| ·竭力创造工业园区发展的外部条件 | 第54-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