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 第1 章 绪论 | 第13-34页 |
| ·堆肥微环境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引入 | 第13-14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合成 | 第14-17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 | 第14-17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第17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 第17-19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物理性质 | 第18-19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性质 | 第19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特性 | 第19-24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 第19-20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 第20-23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基本特性 | 第23-24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纯 | 第24-29页 |
| ·萃取 | 第24-25页 |
| ·结晶与沉淀 | 第25-26页 |
| ·泡沫层析法 | 第26页 |
| ·超滤法 | 第26-27页 |
| ·柱色谱 | 第27-29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第29-33页 |
| ·在石油开采业中的应用(MEOR 技术) | 第29-30页 |
| ·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30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重金属的吸附 | 第30-31页 |
| ·在堆肥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 ·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 第2 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实验研究 | 第34-48页 |
| ·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的获取背景知识 | 第34-37页 |
| ·诱变技术在筛选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中的应用 | 第34-37页 |
| ·载体的加入在获取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中的应用 | 第37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实验目的 | 第37-38页 |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38页 |
| ·菌种及载体 | 第38页 |
| ·实验试剂 | 第38页 |
| ·实验器材 | 第38页 |
| ·实验菌种培养基 | 第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 ·菌种活化与保藏 | 第38-39页 |
| ·P.a A893066 最佳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39-40页 |
|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40-41页 |
| ·菌体吸光度的测定 | 第41页 |
| ·鼠李糖脂的生产及提取 | 第41页 |
| ·加载体生产鼠李糖脂 | 第41-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 ·高效悬浮大孔载体的用量对鼠李糖脂产量的影响 | 第44页 |
| ·载体的加入对菌体吸光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加载体与不加载体上清液表面张力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第3 章 鼠李糖脂二糖脂对液态发酵中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酶的影响 | 第48-61页 |
| ·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产酶及纤维素降解的促进作用的综述 | 第48-51页 |
| ·表面活性剂对产纤维素酶法水解的促进作用 | 第48-49页 |
| ·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产酶量的促进作用 | 第49-51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实验目的 | 第51-52页 |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52-53页 |
| ·菌种来源 | 第52页 |
| ·主要试剂 | 第52页 |
| ·实验器材 | 第52页 |
| ·实验用培养基 | 第52-53页 |
| ·实验方法 | 第53-55页 |
| ·鼠李糖脂的生产及分离提纯 | 第53页 |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53-54页 |
| ·二鼠李糖脂及SDS 对液态发酵中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酶的影响 | 第54页 |
| ·酶活的测定 | 第54-55页 |
| ·实验结果 | 第55-58页 |
| ·二鼠李糖脂及SDS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55页 |
| ·二鼠李糖脂及SDS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木聚糖酶的影响 | 第55-56页 |
| ·二鼠李糖脂及SDS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漆酶的影响 | 第56-57页 |
| ·二鼠李糖脂及SDS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木素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第57-58页 |
| ·二鼠李糖脂及SDS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锰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第58页 |
| ·讨论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认识和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第74页 |
| 论文情况 | 第74页 |
| 专利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