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不同产地雷公藤根、叶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前言第13-24页
   ·植物资源第13-14页
     ·雷公藤的特征第13-14页
     ·资源分布第14页
   ·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第14-16页
     ·活性成分第14-15页
     ·药理研究第15-16页
   ·不同雷公藤的差异第16-17页
     ·形态差异第16-17页
     ·成分差异第17页
   ·雷公藤产业发展第17-19页
     ·雷公藤栽培第17-19页
     ·雷公藤应用第19页
   ·HPLC 技术的应用研究第19-21页
   ·HPLC 在雷公藤上的应用第21-24页
     ·应用于雷公藤良种选育第21页
     ·应用于雷公藤成分分析第21-22页
     ·应用于雷公藤制剂质量控制第22-24页
2 雷公藤二萜、三萜色谱条件研究第24-31页
   ·雷公藤二萜类成分色谱条件选择第24-27页
     ·实验条件第24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4-27页
   ·雷公藤三萜类成分色谱条件选择第27-30页
     ·实验条件第27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小结第30-31页
3 雷公藤 3 种主要成分含量研究第31-61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5页
     ·采样与处理第31-33页
     ·采样一览表第33-35页
   ·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研究第35-42页
     ·雷公藤供试品液制备第35页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35页
     ·测定法第35-36页
     ·甲素色谱分析条件建立第36页
     ·测定方法学考察第36-39页
       ·线性及其范围第36-37页
       ·仪器精密度实验第37页
       ·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实验第37-38页
       ·重复性实验第38-39页
     ·雷公藤甲素含量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雷公藤叶片中甲素含量第40页
       ·雷公藤根中甲素含量第40-41页
       ·雷公藤甲素总含量第41-42页
     ·小结第42页
   ·雷公藤内酯甲的提取与研究第42-50页
     ·雷公藤内酯甲供试品制备第43页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43页
     ·测定法第43页
     ·色谱条件第43页
     ·测定方法学考察第43-46页
       ·线性及其范围第44页
       ·仪器精密度实验第44-45页
       ·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实验第45页
       ·重复性实验第45-46页
     ·雷公藤内酯甲含量结果与分析第46-49页
       ·雷公藤叶片中内酯甲含量第46-47页
       ·雷公藤根中内酯甲含量第47-48页
       ·雷公藤内酯甲的总含量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雷公藤红素的提取与研究第50-56页
     ·药材供试品液制备第50页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50页
     ·测定法第50页
     ·色谱条件第50-51页
     ·雷公藤红素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第51-53页
       ·线性及其范围第51-52页
       ·仪器精密度实验第52页
       ·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实验第52页
       ·重复性实验第52-53页
     ·雷公藤红素含量研究第53-55页
       ·雷公藤叶片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第54页
       ·雷公藤根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第54-55页
       ·雷公藤红素总含量第55页
     ·小结第55-56页
   ·相关性分析第56-59页
     ·不同部位雷公藤活性成分相关性第56-58页
       ·不同部位雷公藤甲素含量的相关性第56页
       ·不同部位雷公藤内酯甲含量的相关性第56-57页
       ·不同部位雷公藤红素含量的相关性第57-58页
     ·雷公藤不同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第58页
     ·小结第58-59页
   ·系统聚类分析第59-61页
     ·聚类图分析第59-60页
     ·小结第60-61页
4 八年生雷公藤生物量统计第61-64页
   ·实验方法与仪器第61-62页
     ·实验方法第61页
       ·采样第61页
       ·生物量统计第61页
     ·仪器第61-62页
   ·结果与分析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介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子草有效部位的提取纯化及其胶囊的制备
下一篇:牡蛎多糖对热应激小鼠消化道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