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蜡蚧轮枝菌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高毒力重组菌株的获得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1 虫生真菌感染寄主的致病机理第12-16页
   ·体表附着阶段第13页
     ·表皮吸附第13页
     ·分生孢子的萌发第13页
   ·体壁穿透阶段第13-15页
     ·附着胞的形成第13-14页
     ·穿透体壁第14-15页
   ·体内定殖阶段第15-16页
     ·寄主免疫反应抵抗第15页
     ·毒素分泌第15-16页
     ·体内生长及能量代谢第16页
 2 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虫生真菌毒力的研究第16-17页
 3 几丁质酶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4 蜡蚧轮枝菌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蜡蚧轮枝菌的形态第19页
   ·蜡蚧轮枝菌的分类地位第19-20页
   ·蜡蚧轮枝菌生物防治应用研究第20-21页
     ·防治温室粉虱第20页
     ·防治蚜虫第20页
     ·防治蚧类第20页
     ·防治其他害虫第20-21页
     ·防治植物病害第21页
   ·蜡蚧轮枝菌几丁质酶研究进展第21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蜡蚧轮枝菌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第22-46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32页
   ·实验材料第22-24页
     ·供试菌株第22页
     ·载体质粒第22页
     ·常用培养基第22页
     ·主要化学试剂第22-23页
     ·主要的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3-24页
     ·常用贮存液和缓冲液第24页
   ·实验方法第24-32页
     ·蜡蚧轮枝菌总 DNA 的提取第24-25页
     ·蜡蚧轮枝菌总 RNA 的提取第25页
     ·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第25-29页
       ·设计简并引物第25页
       ·合成第一链 cDNA第25页
       ·cDNA 为模板合成几丁质酶部分片段第25-26页
       ·RACE PCR第26-28页
       ·开放阅读框(ORF)的推导及 PCR 扩增第28-29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第29页
     ·PCR 产物的胶回收第29页
     ·载体质粒的构建第29-30页
     ·大肠杆菌超级感受态的制备第30页
     ·转化和筛选第30页
     ·质粒提取第30页
     ·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第30-31页
     ·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1-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44页
   ·蜡蚧轮枝菌总 RNA 和总 DNA 的提取第32页
   ·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获得第32-39页
   ·几丁质酶基因序列的分析第39-44页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第39-40页
     ·推导的蛋白质基本性质分析第40页
     ·推导的蛋白质疏水性分析第40-42页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第42-43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43-44页
 3 讨论第44页
 4 结论第44-46页
第三章 高毒力菌株的获得及其几丁质酶活变化第46-60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6-50页
   ·实验材料第46-47页
     ·供试菌株第46页
     ·表达载体第46页
     ·常用培养基第46页
     ·主要化学试剂第46页
     ·主要的实验仪器及设备第46-47页
     ·常用贮存液和缓冲液第47页
   ·方法第47-50页
     ·确定草丁膦抗性筛选浓度第47页
     ·感受态芽生孢子的制备第47-48页
     ·芽生孢子转化过程第48页
     ·重组克隆的 PCR 快速检测第48页
     ·转化子稳定性测试第48页
     ·胶体几丁质的制备第48-49页
     ·NAG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9页
     ·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第49-50页
     ·重组菌株的毒力测定第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8页
   ·芽生孢子制备第50-51页
   ·芽生孢子的转化第51-52页
   ·PCR 快速检测第52页
   ·转化子的稳定性检测第52页
   ·N-乙酰葡糖胺(NAG)标准曲线的制作第52-53页
   ·转化子几丁质酶的活力测定第53页
   ·重组菌株的毒力 probit 分析第53-58页
 3 讨论第58页
 4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录 英文缩写中文对照表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酰甲胺磷、灭蝇胺及其代谢物在银耳和银耳培养料中消解残留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地理种群莲草直胸跳甲的温度适应性及其田间控草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