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1 合浦珠母贝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合浦珠母贝简介 | 第14页 |
·合浦珠母贝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2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分离方法 | 第15-17页 |
·小片段 DNA克隆法 | 第15页 |
·富集文库法 | 第15-17页 |
·引物延伸富集法 | 第15-16页 |
·杂交选择富集法 | 第16页 |
·FIASCO法(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 | 第16-17页 |
·基于RAPD-PCR的微卫星分离技术(PIMA,PCR isolation of microsatellite approach) | 第17页 |
·ISSR片段扩增法 | 第17页 |
3 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 | 第17-21页 |
·遗传多样性的定义 | 第17-18页 |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 第18-21页 |
·形态学水平 | 第18页 |
·细胞学(染色体)水平 | 第18-19页 |
·蛋白质(等位酶)水平 | 第19-20页 |
·DNA水平 | 第20-21页 |
4 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 | 第21-25页 |
·微卫星及其产生机理 | 第21页 |
·微卫星DNA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的优点与缺陷 | 第21-23页 |
·优点 | 第21-22页 |
·缺陷 | 第22-23页 |
·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在贝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第23页 |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检测 | 第23-24页 |
·亲缘关系鉴定 | 第24页 |
·遗传图谱构建 | 第24-25页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第2章 合浦珠母贝微卫星标记的分离 | 第26-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6页 |
·材料来源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7-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7-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6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9-30页 |
·基因组DNA酶切 | 第30页 |
·酶切片段与接头连接 | 第30-31页 |
·连接混合液的预扩增 | 第31页 |
·预扩增产物和探针的杂交、磁珠洗脱 | 第31页 |
·洗脱片段的扩增 | 第31-32页 |
·富集片段的连接和转化 | 第32页 |
·富集文库的第2次筛选与测序 | 第32-33页 |
·序列特征分析与引物设计 | 第33页 |
·微卫星多态引物的筛选 | 第33-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合浦珠母贝基因组微卫星文库的构建 | 第36-37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6页 |
·基因组酶切 | 第36页 |
·亲和捕捉 | 第36-37页 |
·抽样鉴定 | 第37页 |
·序列特征分析 | 第37-40页 |
·引物设计与多态位点的筛选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5页 |
第3章 野生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5-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材料来源 | 第45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45-46页 |
·6个群体PCR扩增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6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 | 第46-50页 |
·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 第50-52页 |
·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遗传距离 | 第52-53页 |
3 讨论 | 第53-55页 |
·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 | 第53-54页 |
·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 | 第54-55页 |
第4章 合浦珠母贝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第55-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材料来源 | 第55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5页 |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实验试剂 | 第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55页 |
·PCR扩增 | 第55-56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56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3页 |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 第56-62页 |
·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 第62页 |
·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第62-63页 |
3 讨论 | 第63-66页 |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一 219对微卫星引物 | 第78-87页 |
附录二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参加的会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