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服务中数据传输的策略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研究背景第12-15页
     ·地理信息系统面临的问题第12-14页
     ·地理信息服务的产生第14-15页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第15-18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5-16页
     ·研究问题的意义第16-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8-23页
     ·GIS体系结构第18-20页
     ·数据传输策略第20-2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第23-2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论文组织第25-26页
第二章 基于安全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结构第26-50页
   ·基于Web Service的网络GIS体系结构第26-30页
     ·Web Service简介第26-29页
     ·基于Web Service的网络GIS第29-30页
   ·基于网格的GIS体系结构第30-36页
     ·网格技术第31-33页
     ·基于网格的GIS第33-35页
     ·网格GIS与基于Web Service服务的GIS的区别第35-36页
   ·基于安全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结构第36-49页
     ·基于安全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需求第36-37页
     ·基于安全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结构第37-39页
     ·基于安全的地理信息服务逻辑结构第39-40页
     ·基于安全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关键技术构建策略第40-49页
   ·结论第49-50页
第三章 基于地理信息服务的数据传输协议策略第50-64页
   ·TCP/IP协议簇简介第50-52页
   ·传输层协议第52-53页
     ·TCP协议 #4l第52页
     ·SCTP协议第52页
     ·UDP协议第52-53页
   ·地理信息服务中传输层协议的应用研究及传输策略第53-56页
     ·UDP数据流对TCP流的影响第53-54页
     ·UDP数据流对TCP数据流的影响测试第54-56页
   ·应用层协议第56-60页
     ·HTTP协议第56-57页
     ·FTP协议第57页
     ·POP协议第57-58页
     ·SMTP协议第58页
     ·BBFTP协议第58页
     ·SOAP协议第58-59页
     ·GridFTP协议第59-60页
   ·地理信息服务中应用层协议的应用研究及传输策略第60-63页
     ·TCP buffer/window大小第60-61页
     ·并行数据传输第61页
     ·条状数据传输第61-62页
     ·实验分析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地理信息服务中图像数据的网络传输模型第64-91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数据的渐进式传输模型第65-74页
     ·小波变换概念第65-68页
     ·提升型小波变换第68-71页
     ·地理信息服务中图像的渐进式传输模型第71-74页
   ·地理信息服务中基于渐进式传输的图像压缩模型第74-84页
     ·图像压缩概述第74-76页
     ·JPEG2000性能简介第76-77页
     ·地理信息服务中基于渐进式传输的图像压缩模型第77-80页
     ·算法性能分析第80-84页
   ·基于安全的图像数据渐进式传输的压缩模型第84-90页
     ·密码技术第84-87页
     ·基于安全的图像数据渐进式传输的压缩模型第87-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五章 地理信息服务中矢量地图数据的压缩和传输模型第91-121页
   ·矢量数据的有损压缩第91-100页
     ·线状要素有损压缩概述第92-94页
     ·基于小波变换、Douglas算法和曲率分析法的线状要素压缩模型第94-99页
     ·实例分析第99-100页
   ·矢量数据的无损压缩第100-111页
     ·无损压缩技术概述第101-105页
     ·矢量数据的无损压缩第105-106页
     ·基于整数变换、差分变换和均值变换的线状要素无损压缩模型第106-111页
   ·矢量空间数据的渐进式传输模型第111-121页
     ·矢量空间数据渐进式传输的特点第111-112页
     ·基于渐进式传输的矢量空间数据组织模型第112-116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矢量空间数据的渐进式传输模型第116-121页
第六章 基于安全的地理信息服务原型系统第121-136页
   ·地理信息服务物理结构第121-124页
     ·数据层第121页
     ·代理层第121-123页
     ·用户层第123-124页
   ·系统设计策略第124-131页
     ·数据冗余设计第124页
     ·系统管理冗余设计第124-126页
     ·报警处理设计第126-127页
     ·数据流设计第127-131页
   ·系统功能设计第131-134页
     ·系统管理应用服务系统第131页
     ·数据代理系统第131-132页
     ·资源管理系统第132-133页
     ·应用服务系统第133页
     ·审计系统第133-134页
   ·系统环境配置第134-135页
   ·系统性能测试第135-13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36-138页
   ·全文总结第136-137页
   ·展望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2页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42-143页
致谢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格环境下地理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的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