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洞穴石笋古气候研究记录的优势 | 第11-12页 |
·洞穴石笋研究——多点记录、多指标应用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洞穴石笋气候环境指标意义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石笋古环境重建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洞穴沉积物微量元素分析技术 | 第17-19页 |
·河南地区古气候变化前人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3-29页 |
·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第23-25页 |
·水文地质概况 | 第25-27页 |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样品采集 | 第27页 |
·野外分析 | 第27页 |
·实验室分析 | 第27-29页 |
第3章 ICP-MS石笋微量元素检测技术研究 | 第29-37页 |
·基本原理及分析性能 | 第29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29-31页 |
·实验器皿和化学试剂 | 第29-31页 |
·石笋样品的制备 | 第31页 |
·ICP-MS分析技术 | 第31-36页 |
·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2-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第4章 鸡冠洞现代监测——古环境重建区地质环境背景分析 | 第37-47页 |
·栾川地区大气降水δ~(18)O变化特征 | 第37-40页 |
·大气降水δ~(18)O值的年际变化 | 第37-38页 |
·大气降水δ~(18)O值与降水量、温度的关系 | 第38-40页 |
·鸡冠洞洞穴滴水的季节性变化 | 第40-44页 |
·洞穴滴水对大气降水的响应 | 第40-41页 |
·滴水中元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 第41页 |
·滴水中元素比值的变化及气候意义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第5章 老母洞石笋氧碳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研究 | 第47-55页 |
·LM-1石笋年代数据 | 第47页 |
·Hendy同位素沉积平衡检验 | 第47-48页 |
·LM-1氧同位素记录及其气候意义 | 第48-51页 |
·氧同位素记录 | 第48-49页 |
·氧同位素记录古气候意义 | 第49-51页 |
·LM-1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 第51-53页 |
·LM-1石笋δ~(18)O、δ~(13)C变化可能驱动机制探讨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老母洞石笋微量元素的研究 | 第55-65页 |
·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第55页 |
·Mg/Ca、Sr/Ca、Ba/Ca和U/Ca变化分析 | 第55-60页 |
·Mg/Ca、Sr/Ca、Ba/Ca和U/Ca比值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 第55-57页 |
·Mg/Ca、Sr/Ca、Ba/Ca和U/Ca比值的古气候意义 | 第57-60页 |
·Li/Ca、V/Ca、Mn/Ca和Al/Ca元素比值分析 | 第60-63页 |
·Li/Ca、V/Ca、Mn/Ca和Al/Ca比值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 第60-61页 |
·Li/Ca、V/Ca、Mn/Ca和Al/Ca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