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热泉流体的化学组成 | 第11-12页 |
·热泉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12-14页 |
·非火山(Non-volcanic)作用的CO_2脱气 | 第14页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资金及技术支持 | 第16-19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法 | 第19-2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2页 |
·自然地理 | 第19页 |
·大地构造 | 第19-21页 |
·地层和岩浆岩 | 第21-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野外工作 | 第22-23页 |
·实验室测试工作 | 第23-25页 |
第3章 研究区热泉地球化学组成与地热系统温度和压力 | 第25-37页 |
·研究区热泉水化学特征概况 | 第25页 |
·水化学类型 | 第25-31页 |
·地热系统温度和压力 | 第31-35页 |
·SiO_2地质温度计 | 第31-32页 |
·阳离子地质温度计及CO_2分压 | 第32-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热泉地球化学特征与相平衡 | 第37-43页 |
·热泉中矿物饱和度 | 第37-38页 |
·活度图解 | 第38-40页 |
·总溶解无机碳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来源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典型地热区脱气通量及其机理研究 | 第43-53页 |
·地质背景 | 第43-46页 |
·朗久地热区 | 第43-44页 |
·搭格架地热区地质背 | 第44-46页 |
·CO_2脱气水—岩作用机理探讨 | 第46-47页 |
·钙华中C的来源 | 第47-48页 |
·CO_2脱气通量计算 | 第48-51页 |
·热水沉积物形成过程中CO_2脱气通量(J_1) | 第48-49页 |
·CO_2在气液相之间发生传质扩散的脱气通量(J_2)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第53-57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存在问题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