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8页 |
| ·燃料油中的硫及其危害 | 第13-15页 |
| ·燃料油中的硫 | 第13-14页 |
| ·燃料油中硫的危害 | 第14-15页 |
| ·燃料油脱硫技术 | 第15-16页 |
| ·催化加氢脱硫 | 第15-16页 |
| ·生物脱硫 | 第16页 |
| ·生物脱硫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4S"代谢途径 | 第17-19页 |
| ·生化反应器的设计 | 第19-22页 |
| ·搅拌式反应器 | 第20-21页 |
| ·气升式反应器 | 第21-22页 |
| ·油品生物脱硫研究 | 第22-23页 |
| ·生物脱硫的动力学研究 | 第23-26页 |
| ·生物脱硫存在问题 | 第26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6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 ·脱硫微生物的培养 | 第28-30页 |
| ·菌株 | 第28-29页 |
| ·培养基 | 第29页 |
| ·实验用生物菌种制备 | 第29页 |
| ·菌种衰退防止和保藏 | 第29-30页 |
| ·正十六烷的回收利用 | 第30页 |
| ·气升式反应器实验装置 | 第30-31页 |
| ·分析方法 | 第31-34页 |
| ·细胞浓度的测定 | 第31-32页 |
| ·有机杂环化合物及其产物测定 | 第32-34页 |
| ·微生物脱硫性能实验 | 第34-36页 |
| ·摇瓶中休止细胞脱硫活力测定 | 第34-35页 |
| ·反应器中休止细胞脱硫活力测定 | 第35-36页 |
| 第4章 ZD-19脱硫特性的研究 | 第36-47页 |
| ·4MDBT代谢途径分析 | 第36-42页 |
| ·苯并噻吩的脱硫特性 | 第42页 |
| ·油水两相中ZD-19的脱硫活性 | 第42-44页 |
| ·反应器和摇床的对比实验 | 第44-46页 |
| ·生长细胞的脱硫特性比较 | 第44-45页 |
| ·休止细胞脱硫特性比较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反应器生物脱硫过程中工艺因素的考察 | 第47-53页 |
| ·表观气速对休止细胞脱硫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水相介质的影响 | 第48-49页 |
| ·休止细胞浓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 ·DBT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6章 气升式反应器中模拟柴油的脱硫特性 | 第53-59页 |
| ·DBT及其衍生物的脱硫特性 | 第53-54页 |
| ·模拟柴油的脱硫特性 | 第54-58页 |
| ·两种含硫化合物共存时的脱硫特性 | 第55-56页 |
| ·DBT、4MDBT和4,6DMDBT共存时的脱硫特性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建议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