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文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析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的简要评析 | 第14-16页 |
·文章的研究方法与基本内容 | 第16页 |
·文章创新 | 第16-17页 |
第2章 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两权分离理论 | 第1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委托人与代理人效用函数不一致 | 第18页 |
·信息的非对称性 | 第18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21页 |
第3章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涵义及其界定 | 第21-28页 |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涵义 | 第21-23页 |
·理论独立性与现实独立性 | 第21-22页 |
·个体独立性与整体独立性 | 第22页 |
·静态独立性与动态独立性 | 第22-23页 |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界定 | 第23-26页 |
·美国独立性的界定 | 第23-24页 |
·中国香港独立性的界定 | 第24-25页 |
·中国大陆独立性的界定 | 第25-26页 |
·成为独立董事应当具备的条件 | 第26-28页 |
第4章 我国独立董事现状及影响独立性因素分析 | 第28-35页 |
·我国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现状 | 第28-30页 |
·“花瓶”董事 | 第28页 |
·从“花瓶”到“砸花瓶”的转变 | 第28-30页 |
·影响独立董事独立性因素分析 | 第30-35页 |
·任免资格、来源构成不容乐观 | 第30-31页 |
·选拔机制不科学 | 第31-32页 |
·比重小数量未成气候 | 第32-33页 |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33-35页 |
第5章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选拔机制 | 第35-43页 |
·独立董事任免资格的确定 | 第35-36页 |
·完善独立董事选拔机制的构思 | 第36-40页 |
·目前国内有关独立董事选聘的构思及利弊 | 第36-37页 |
·分两阶段逐步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选聘的构思 | 第37-40页 |
·加大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重 | 第40-41页 |
·独立董事更换问题 | 第41-43页 |
·独立董事的任期 | 第41-42页 |
·独立董事的更换条件 | 第42-43页 |
第6章 健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43-49页 |
·完善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机制 | 第43-45页 |
·薪酬支付方式 | 第43-44页 |
·薪酬支付的标准 | 第44-45页 |
·完善独立董事声誉激励机制 | 第45-46页 |
·完善独立董事法律约束机制 | 第46-47页 |
·完善独立董事的责任保险机制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A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