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11页 |
·太阳能电池的组态分类 | 第11-14页 |
·按电池结构分类 | 第11-12页 |
·按照光电转换机理分类 | 第12-13页 |
·按电池材料分类 | 第13-14页 |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第14-32页 |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特点 | 第14-15页 |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第16-18页 |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 | 第18-32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3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第二章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 | 第40-73页 |
·纳米材料概述 | 第40-55页 |
·纳米材料的发展 | 第40-41页 |
·纳米材料分类 | 第41-42页 |
·纳米粒子的物理特性 | 第42-43页 |
·纳米粒子的光学特性 | 第43-44页 |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44-51页 |
·纳米材料的表征手段 | 第51-55页 |
·纳米二氧化钛的基本介绍 | 第55-57页 |
·纳米二氧化钛的基本特性 | 第55-56页 |
·纳米TiO_2固体薄膜在光电转化方面的应用 | 第56-57页 |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 | 第57-62页 |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的反应机理 | 第58-60页 |
·化学试剂的准备 | 第60页 |
·TiO_2溶胶凝胶的制备过程 | 第60-61页 |
·涂膜过程 | 第61页 |
·热处理过程 | 第61-62页 |
·TiO_2固体薄膜的表征 | 第62-65页 |
·TiO_2固体薄膜的XRD表征与分析 | 第62-63页 |
·TiO_2固体薄膜的原子力表征与分析 | 第63-64页 |
·TiO_2固体薄膜的吸收谱测量及分析 | 第64-65页 |
·掺杂离子对纳米TiO_2薄膜吸收谱的影响 | 第65-68页 |
·掺杂TiO_2薄膜的制备 | 第65-66页 |
·掺杂离子对纳米TiO_2薄膜吸收谱的影响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第三章 导电态聚苯胺的制备 | 第73-108页 |
·导电高分子材料概述 | 第73-85页 |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发展 | 第73-75页 |
·导电高分子的结构特征及导电机理 | 第75-77页 |
·导电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77-79页 |
·导电聚合物的基本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 第79-81页 |
·导电高分子面临的问题 | 第81-85页 |
·聚苯胺的基本介绍 | 第85-92页 |
·聚苯胺的分子结构 | 第85-86页 |
·聚苯胺的导电机理 | 第86-87页 |
·聚苯胺的主要合成方法 | 第87-88页 |
·聚苯胺的性质及其应用 | 第88-91页 |
·聚苯胺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 第91-92页 |
·导电态聚苯胺的制备 | 第92-94页 |
·材料的准备 | 第92页 |
·实验用具的准备 | 第92-93页 |
·合成方法 | 第93-94页 |
·导电态聚苯胺的表征 | 第94-99页 |
·导电态聚苯胺的红外光谱测量及分析 | 第94-96页 |
·导电态聚苯胺的吸收谱测量及分析 | 第96-97页 |
·导电态聚苯胺的原子力图谱 | 第97页 |
·导电态聚苯胺电导率的测量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8页 |
第四章 ITO/TiO_2/PANI/ITO结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及测试 | 第108-136页 |
·ITO/TiO_2/PANI/ITO结构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 | 第108-109页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理论及其参数 | 第109-117页 |
·理想太阳电池 | 第110-113页 |
·材料的光谱响应 | 第113页 |
·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 | 第113-114页 |
·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 | 第114-115页 |
·材料禁带宽度E_g与效率关系 | 第115-116页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16-117页 |
·电池制作的工艺流程 | 第117-121页 |
·ITO导电玻璃的盐酸腐蚀 | 第117-119页 |
·ITO导电玻璃的清洗 | 第119页 |
·ITO导电玻璃的导电面的确认和标记 | 第119页 |
·TiO_2溶胶凝胶的旋涂和TiO_2薄膜的烧制 | 第119页 |
·有机聚合物的旋涂 | 第119-120页 |
·对电极的制作 | 第120-121页 |
·ITO/TiO_2/PANI/ITO结构太阳能电池的结特性测试 | 第121-123页 |
·TiO_2 /ITO 及PANI/ITO的欧姆接触 | 第121-123页 |
·TiO_2/PANI结的整流特性 | 第123页 |
·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的测试及最佳制作条件的讨论 | 第123-128页 |
·室外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的测试 | 第123-126页 |
·试验装置介绍 | 第126页 |
·TiO_2胶体配比的选择 | 第126-127页 |
·TiO_2固体薄膜厚度的选择 | 第127-128页 |
·基于PANI的太阳能电池的负载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 第128-130页 |
·基于PANI的太阳能电池的负载特性的测试 | 第128-129页 |
·基于PANI的太阳能电池的负载特性的分析 | 第129-130页 |
·基于PANI的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的计算 | 第130页 |
·基于PANI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的计算 | 第130页 |
·器件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随光强的变化曲线 | 第130-131页 |
·器件性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第131-132页 |
·其他类型对电极的尝试与制备 | 第132-133页 |
·蒸发工艺简介 | 第132页 |
·溅射工艺简介 | 第132-133页 |
·ITO/TiO_2/PANI/Al结构的太阳能电池 | 第133页 |
·ITO/TiO_2/PANI/Au结构的太阳能电池 | 第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6页 |
第五章 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改进 | 第136-146页 |
·二氧化钛薄膜的PEG改性 | 第136-139页 |
·二氧化钛溶胶-凝胶的PEG掺杂方法 | 第136-137页 |
·改性后的TiO_2固体薄膜的SEM表征 | 第137-138页 |
·二氧化钛PEG改性后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138-139页 |
·金属离子掺杂产生吸收谱的红移以及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139-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146-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0-152页 |
摘要 | 第152-155页 |
Abstract | 第155-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