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2-16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智能控制 | 第16-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结构与有限元分析 | 第20-48页 |
·引言 | 第20页 |
·直线感应电机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气隙磁场特点 | 第23-25页 |
·有限元法求解电磁场概述 | 第25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电磁场方程 | 第25-29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空间结构模型 | 第25-26页 |
·非线性涡流场电磁场方程 | 第26-29页 |
·单边型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特性仿真 | 第29-38页 |
·Ansoft Maxwell 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29-31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动态电磁场分析流程 | 第31-34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在Maxwell 2D 下的动态仿真 | 第34-38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8-47页 |
·气隙大小对电机电磁推力、电流特性的影响 | 第38-44页 |
·后处理电磁场分析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直线感应电动机基本数学模型 | 第48-57页 |
·引言 | 第48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48-52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端部效应及涡流损耗 | 第48-51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51-52页 |
·直线感应电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2-56页 |
·f(Q)仿真子模型的建立 | 第52页 |
·d.q轴i_(1d) 、i_(2d) 与i_(1q) 、i_(2q) 仿真子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d.q轴λ_(1d)、λ_(2d) 与λ_(1q)、λ_(2q) 仿真子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仿真模型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直线感应电动机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 | 第57-78页 |
·引言 | 第57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 | 第57-63页 |
·磁链开环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间接矢量控制系统 | 第57-60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程及其解耦作用 | 第60-61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速度闭环、磁链开环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 第61-63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第63-69页 |
·仿真参数 | 第63页 |
·仿真模型 | 第63-69页 |
·模糊控制策略的提出 | 第69-70页 |
·模糊控制实现的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 第70-75页 |
·模糊速度控制器设计 | 第70-75页 |
·模糊控制实现的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 | 第75页 |
·两种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自调整模糊控制速度、磁链闭环、电磁推力内环矢量控制系统 | 第78-101页 |
·引言 | 第78页 |
·速度和转子磁链闭环、电磁推力内环的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 | 第78-79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速度、磁链闭环矢量控制系统 | 第79-84页 |
·空间矢量的坐标变换 | 第79-81页 |
·转子磁链及电磁推力的观测 | 第81-83页 |
·速度、磁链闭环矢量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 第83-84页 |
·自调整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84-92页 |
·几种控制器的比较 | 第84-86页 |
·自调整模糊速度控制器设计 | 第86-91页 |
·自调整模糊磁链控制器设计 | 第91页 |
·模糊电磁推力控制器设计 | 第91-92页 |
·自调整模糊控制的速度、磁链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92-94页 |
·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仿真模型 | 第92-93页 |
·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93-94页 |
·仿真实验及仿真结果分析 | 第94-100页 |
·系统对给定输入信号的跟随性仿真 | 第94-97页 |
·对扰动输入信号的抗干扰性能仿真 | 第97页 |
·电机低速时的性能仿真 | 第97-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直线感应电动机特性验证及其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101-111页 |
·引言 | 第101页 |
·直线感应电动机特性及其控制系统的实验方案 | 第101-103页 |
·实验装置 | 第103-105页 |
·实验方法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5-110页 |
·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1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摘要 | 第122-125页 |
ABSTRACT | 第125-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