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膨润土作为防渗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1 绪论 | 第7-19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11页 |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比较 | 第7-10页 |
| ·垃圾渗滤液污染的特点及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垃圾填埋场防护层防渗材料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垃圾填埋场防护层防渗材料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5-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2 膨润土的改性方法、吸附机理和应用 | 第19-31页 |
| ·膨润土的改性方法和吸附机理 | 第19-24页 |
| ·无机膨润土的改性方法和吸附机理 | 第19-21页 |
| ·有机膨润土的改性方法和吸附机理 | 第21-24页 |
| ·改性膨润土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 第24-31页 |
| ·改性膨润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4-27页 |
| ·改性膨润土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第27-31页 |
| 3 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实验一) | 第31-41页 |
| ·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 ·实验目的 | 第31页 |
|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 ·实验装置和材料 | 第31-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6页 |
| ·无机膨润土的制备 | 第32-33页 |
| ·确定吸附平衡时间 | 第33-34页 |
| ·确定最佳改性条件 | 第34页 |
| ·有机膨润土的制备 | 第34-36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 ·吸附平衡时间的结果分析 | 第36页 |
| ·最佳改性条件的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 ·结论 | 第39-41页 |
| 4 膨润土防渗层实验(实验二) | 第41-59页 |
| ·实验设计 | 第41-43页 |
| ·实验目的 | 第41页 |
| ·实验装置和材料 | 第41-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3-56页 |
| ·改性膨润土防渗层渗透系数的变化 | 第44-47页 |
| ·改性膨润土防渗层对垃圾渗滤液的衰减作用 | 第47-56页 |
| ·对COD 的衰减作用 | 第47-50页 |
| ·对NH_4~+的衰减作用 | 第50-51页 |
| ·对TN 的衰减作用 | 第51-52页 |
| ·对重金属的衰减作用 | 第52-56页 |
| ·结论 | 第56-59页 |
| 5 双层防渗层实验(实验三) | 第59-75页 |
| ·实验设计 | 第59-60页 |
| ·实验目的 | 第59页 |
| ·实验装置和材料 | 第59-60页 |
|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 ·防渗材料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的吸附作用研究实验 | 第61页 |
| ·双层防渗层模拟实验 | 第61-62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73页 |
| ·防渗材料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的吸附作用研究 | 第62-65页 |
|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62-63页 |
| ·理论最大吸附量的确定 | 第63-65页 |
| ·双层防渗层的渗透系数 | 第65-66页 |
| ·双层防渗层对垃圾渗滤液的衰减作用 | 第66-73页 |
| ·对COD 的衰减作用 | 第66-68页 |
| ·对NH_4~+的衰减作用 | 第68页 |
| ·对NO_3~-的衰减作用 | 第68-70页 |
| ·对TN 的衰减作用 | 第70页 |
| ·对重金属的衰减作用 | 第70-73页 |
| ·结论 | 第73-75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75-79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建议 | 第76-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 摘要 | 第85-89页 |
| ABSTRACT | 第89-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