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银杏叶多糖抗炎及抑制P-选择素介导白细胞粘附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前言第11-30页
 一、炎症发生机理与白细胞粘附第11-15页
  (一) 炎症发生机理第11-12页
  (二) 炎症与白细胞粘附第12-15页
 二、选择素与白细胞的起始粘附第15-21页
  (一) 选择素及其结构与功能第15-16页
  (二) 选择素的配体第16-21页
 三、中药抗炎及抗白细胞粘附作用第21-22页
  (一) 中药的抗炎作用第21页
  (二) 中药的抗白细胞粘附作用第21-22页
 四、天然多糖的研究和应用第22-27页
  (一) 多糖的组成、分布与活性第22-23页
  (二) 多糖的作用方式和途径第23-25页
  (三) 多糖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四) 多糖的研究趋势及存在问题第26-27页
 五、银杏及其多糖的研究进展第27-29页
  (一) 银杏的化学成分及其研究进展第27-28页
  (二) 银杏多糖的研究进展第28-29页
 六、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9-30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7页
 一、实验材料第30-31页
  (一) 细胞系及细胞培养第30页
  (二) 人嗜中性粒细胞分离第30页
  (三)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第30页
  (四) 实验动物第30页
  (五) 药品和试剂第30-31页
  (六) 蛋白质、抗体及质粒第31页
 二、实验仪器第31页
 三、实验方法第31-37页
  (一) 银杏叶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第31-33页
  (二) CHO 细胞的稳定转染第33-35页
  (三) 小鼠耳肿胀实验第35页
  (四) 小鼠急性腹膜炎实验第35页
  (五) 流式细胞仪分析第35-36页
  (六) 体外模拟毛细血管的层流实验第36页
  (七) 免疫荧光标记第36页
  (八) 统计分析第36-37页
实验结果第37-49页
 一、银杏叶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第37-39页
  (一) 银杏叶粗多糖的提取及分析第37页
  (二) 银杏叶粗多糖的纯化及纯度鉴定第37-38页
  (三) 纯化的银杏叶多糖性质第38-39页
 二、p-PGBL 的抗炎效果及对小鼠急性炎症的抑制第39-42页
  (一) p-PGBL 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第39-40页
  (二) p-PGBL 抑制小鼠急性腹膜炎症第40-42页
 三、在静止条件下,p-PGBL 可抑制 P-选择素与白细胞的相互作用第42-44页
  (一) PGBL 和p-PGBL 可抑制 P-选择素与 HL-60 细胞的相互作用第42-43页
  (二) p-PGBL 可抑制 P-选择素与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第43-44页
 四、在接近生理状态下,p-PGBL 可抑制白细胞与 CHO-P 的相互作用第44-46页
  (一) CHO 细胞的稳定转染第44-45页
  (二) p-PGBL 可抑制 HL-60 细胞与 CHO-P 的相互作用第45-46页
  (三) p-PGBL 可抑制中性粒细胞与 CHO-P 的相互作用第46页
 五、p-PGBL 可抑制中性粒细胞与 HUVEC 的相互作用第46-49页
  (一) HUVEC 的原代培养第47页
  (二) 在生理状态下,p-PGBL 可抑制中性粒细胞与 HUVEC 的相互作用第47-49页
讨论第49-54页
 一、PGBL 的纯化 PGBL 是研究其抗炎分子机制的前提第49-50页
 二、p-PGBL 保留了原有的抗炎活性,并且这种活性与 P-选择素相关第50-51页
 三、p-PGBL 可通过干扰 P-选择素与其配体的作用阻断炎症过程第51-52页
 四、PGBL 作为抗炎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历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单体化合物中CFTR激活剂的筛选及药理学研究
下一篇:幽默感对压力的调节作用:效果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