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处理的125MN挤压机对中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专用术语与缩略词说明 | 第8-9页 |
符号索引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来源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对中检测技术的实现途径 | 第11-13页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的内容及应用领域 | 第13-14页 |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工业检测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图像的远距离接入与视频图像采集 | 第18-27页 |
·图像远距离接入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18-19页 |
·功能技术指标 | 第18-19页 |
·摄像机采集信号的远距离传输系统设计 | 第19页 |
·摄像机微控制电路系统设计 | 第19页 |
·视频图像采集方法 | 第19-20页 |
·基于Opencv的视频图像采集 | 第20-22页 |
·Opencv概述 | 第20-21页 |
·Opencv的配置及视频采集的相关结构体参数 | 第21-22页 |
·摄像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22-24页 |
·系统硬件结构 | 第22页 |
·功能模块的硬件实现 | 第22-24页 |
·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24-25页 |
·摄像机控制系统上位机软件实现 | 第24页 |
·下位机控制软件实现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摄像机成像模型与标定 | 第27-49页 |
·成像数学模型及测量坐标系变换 | 第27-33页 |
·针孔成像与透镜成像 | 第27-28页 |
·摄像机畸变模型 | 第28-30页 |
·挤压机对中检测系统坐标系建立与变换 | 第30-33页 |
·摄像机标定技术 | 第33-38页 |
·标定理论与方法 | 第33-35页 |
·Weng标定法 | 第35页 |
·张正友标定法 | 第35-38页 |
·图像畸变校正与系统标定 | 第38-47页 |
·基于平面模板的张正友摄像机标定法 | 第38-40页 |
·图像畸变矫正 | 第40-42页 |
·图像倾斜来源及矫正 | 第42-43页 |
·系统标定 | 第43-46页 |
·系统标定试验研究与结论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数字视频图像处理 | 第49-59页 |
·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 | 第49-50页 |
·数字视频图像的预处理 | 第50-53页 |
·引言 | 第50页 |
·图像平滑滤波方法 | 第50-52页 |
·图像滤波方法选择 | 第52-53页 |
·图像灰化 | 第53页 |
·数字视频图像分割技术 | 第53-58页 |
·图像分割技术概述 | 第53-55页 |
·大津法(Otus法) | 第55-56页 |
·双峰法 | 第56-57页 |
·迭代法 | 第57-58页 |
·图像分割技术方法选取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光斑中心提取与对中检测数学模型建立 | 第59-69页 |
·激光光斑中心检测方法 | 第59-62页 |
·重心法 | 第59-60页 |
·Hough变换法 | 第60页 |
·基于圆拟合法 | 第60-62页 |
·针对重心法的光斑中心检测试验研究 | 第62-63页 |
·试验内容与目的 | 第62-63页 |
·试验结论 | 第63页 |
·对中检测中心算法数学模型建立 | 第63-65页 |
·针对对中检测数学模型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 第65-68页 |
·试验设计与内容 | 第65页 |
·试验结果与结论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9-72页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读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