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4页 |
第1章 内地卫所 | 第14-24页 |
·青州左卫 | 第15-16页 |
·济南卫、肥城所 | 第16-18页 |
·沂州卫、滕县所 | 第18-20页 |
·乐安所、武定所 | 第20-21页 |
·莒州所 | 第21页 |
·诸城所 | 第21-24页 |
第2章 沿海卫所 | 第24-53页 |
·总述 | 第24-25页 |
·倭寇在明清两代的情况 | 第25-29页 |
·各卫概况 | 第29-43页 |
·莱州卫、登州卫、奇山所、福山所 | 第29-32页 |
·宁海卫 | 第32-33页 |
·威海卫、百尺崖所 | 第33-34页 |
·靖海卫 | 第34-35页 |
·灵山卫、胶州千户所 | 第35-37页 |
·安东卫 | 第37-39页 |
·鳌山卫、雄崖所、浮山所 | 第39-41页 |
·大嵩卫、海阳所 | 第41-42页 |
·成山卫、寻山所、宁津所 | 第42-43页 |
·备倭都司、登莱三营与寨的建立——兼论沿海卫所的职能及变化 | 第43-48页 |
·备倭都司 | 第43-44页 |
·即墨营 | 第44-45页 |
·登州营 | 第45页 |
·文登营 | 第45-48页 |
·卫所的去留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 第48-53页 |
第3章 漕运卫所 | 第53-85页 |
·概述 | 第53-55页 |
·关于漕运卫所性质的讨论 | 第55-62页 |
·漕运卫所的设立及在清代的变革 | 第62-71页 |
·临清卫 | 第64-65页 |
·济宁卫 | 第65-66页 |
·兖州护卫、任城卫 | 第66页 |
·平山卫 | 第66-67页 |
·东昌卫、濮州所 | 第67页 |
·德州卫及德州左卫 | 第67-70页 |
·东平所 | 第70-71页 |
·漕运卫所职能及其变革 | 第71-76页 |
·卫所屯地坐落及归并情况 | 第76-85页 |
结论 | 第85-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