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及其混煤燃烧SO2析出特性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5页 |
| 符号表 | 第15-16页 |
| 1 绪论 | 第16-26页 |
| ·课题背景 | 第16-17页 |
| ·煤燃烧硫污染物析出的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 ·煤中硫的赋存形态 | 第17-18页 |
| ·煤燃烧硫污染物生成的机理与过程 | 第18-21页 |
| ·煤燃烧SO_2析出的动态特性 | 第21-22页 |
| ·混煤燃烧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混煤燃烧特性的研究 | 第23-24页 |
| ·混煤燃烧SO_2排放特性的研究 | 第24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4-25页 |
|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2 试验装置及研究方法 | 第26-32页 |
| ·样品的选取及前期准备 | 第26页 |
| ·试验装置 | 第26-28页 |
| ·TGA/SDTA851~e热重分析系统 | 第26-28页 |
| ·高温管式炉试验系统 | 第28页 |
| ·试验方法及试验安排 | 第28-31页 |
| ·单煤及其混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试验 | 第28-29页 |
| ·单煤燃烧SO_2析出特性试验 | 第29页 |
| ·混煤燃烧SO_2析出特性试验 | 第29-31页 |
| ·试验数据的处理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单煤及其混煤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 第32-41页 |
| ·煤的燃烧特性参数 | 第32-34页 |
| ·单煤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 第34-36页 |
| ·混煤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 第36-40页 |
| ·煤阶相近煤种掺混燃烧特性 | 第36-38页 |
| ·煤阶相差较大煤种掺混燃烧特性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单煤燃烧SO_2析出特性试验研究 | 第41-50页 |
| ·煤燃烧SO_2析出的动态特性 | 第41-42页 |
| ·煤质与SO_2析出的关系 | 第42-46页 |
| ·煤中含硫量及其形态硫组成与SO_2析出的关系 | 第42-45页 |
| ·煤阶与SO_2析出的关系 | 第45-46页 |
| ·燃烧工况对SO_2析出的影响 | 第46-49页 |
| ·温度对SO_2析出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氧浓度对SO_2析出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混煤燃烧SO_2析出特性试验研究 | 第50-58页 |
| ·混煤掺配方式对SO_2析出特性的影响 | 第50-54页 |
| ·低硫煤与高硫煤掺混燃烧SO_2析出特性 | 第50-51页 |
| ·煤阶相近煤种掺混燃烧SO_2析出特性 | 第51-53页 |
| ·煤阶相差较大煤种掺混燃烧SO_2析出特性 | 第53-54页 |
| ·燃烧工况对混煤SO_2析出特性的影响 | 第54-57页 |
| ·燃烧温度对混煤SO_2析出的影响 | 第54-55页 |
| ·燃烧氧浓度对混煤SO_2析出的影响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6 混煤燃烧SO_2析出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58-68页 |
| ·BP神经网络简介 | 第58-60页 |
| ·混煤燃烧SO_2析出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60-67页 |
|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设计 | 第60-63页 |
| ·模型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63-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7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附录 神经网络试验样本数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