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构建地方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背景第10-15页
     ·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10-12页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与调整第12-15页
   ·研究目的及应用价值第15-16页
   ·本文的技术研究路径第16-18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8-25页
   ·理论基础第18-22页
     ·治理理论产生背景第18-19页
     ·治理的核心概念及其特征第19-21页
     ·治理理论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监管文献综述第22-25页
     ·监管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理论观点第23-25页
第3章 地方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分析第25-33页
   ·我国国家层面食品安全组织管理体系概述第25-29页
     ·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第25-26页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第26-28页
     ·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第28-29页
   ·地方政府层面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概况第29-30页
     ·食品分段监管基础上的"1+X"模式第29页
     ·上海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试点工作第29-30页
   ·质监部门在承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任务中面临的挑战第30-33页
第4章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及经验借鉴第33-46页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第34-39页
     ·欧盟食品法原则及主要管理思想第35-37页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第37-38页
     ·欧盟食品安全监控措施第38-39页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第39-44页
     ·美国监控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第39-40页
     ·美国联邦食品安全组织机构第40-41页
     ·美国食品安全监控体系第41页
     ·美国食品安全监控的具体措施第41-44页
   ·墨西哥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经验第44-46页
     ·设立联邦卫生风险委员会,推行国家食品安全制度第44页
     ·加强立法保障,通报信息、鼓励公民参与第44-46页
第5章 构建宁波市食品生产加工业监管体系第46-75页
   ·宁波食品生产加工业概况第46-47页
   ·承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职能后的战略管理分析第47-49页
   ·行动策略和工作目标第49-57页
     ·行动策略和措施第49-55页
     ·工作目标第55-57页
   ·监管组织构架第57-58页
     ·纵向机构第57页
     ·横向机构第57-58页
     ·技术支持机构第58页
   ·以信息平台为基础的监管工作机制第58-69页
     ·部门通报机制第59-60页
     ·现场巡查快速检测机制第60-61页
     ·质量预警机制第61-63页
     ·应急处理机制第63-66页
     ·市场准入机制第66-67页
     ·行业联动机制第67-68页
     ·企业诚信机制第68页
     ·社会监督机制第68-69页
   ·效果评估第69-75页
     ·工作目标比较第69-71页
     ·社会满意度评价第71-72页
     ·存在不足第72-75页
第6章 结论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附录A 主要符号表第80-81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波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征地拆迁政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