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宁波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引论第12-21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综述第14-19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9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9-21页
     ·研究思路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理论回顾第21-28页
   ·中心地理论第21-23页
     ·理论概述第21-22页
     ·理论意义第22-23页
   ·核心—边缘理论第23-24页
     ·理论概述第23页
     ·理论意义第23-24页
   ·增长极理论第24-26页
     ·理论概述第24-25页
     ·理论意义第25-26页
   ·点—轴系统理论第26-28页
     ·理论概述第26-27页
     ·理论意义第27-28页
第3章 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第28-31页
   ·市域的基本内涵第28-29页
   ·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内涵第29-31页
     ·市域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第29页
     ·市域公共事业的均衡发展第29-30页
     ·市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第30页
     ·市域各主体利益的和谐统一第30-31页
第4章 宁波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第31-42页
   ·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第31-32页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第31页
     ·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规划体系逐渐完善第31-32页
   ·市域统筹与协调的运作体系逐步健全第32-33页
     ·市域统筹协调组织体系逐步健全第32页
     ·区域合作交流机制更加完善第32页
     ·政策与服务支撑体系日益完备第32-33页
   ·市域要素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第33-34页
     ·以区域统筹发展促进市域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第33页
     ·以统一的就业市场体系促进市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第33页
     ·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第33-34页
   ·市域公共事业逐步趋向均衡发展第34-36页
     ·市域重要公共设施协作共享加快推进第34-35页
     ·市域社会事业资源配置不断改进第35-36页
   ·市域主要产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第36-37页
     ·产业结构更趋完善第36页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第36-37页
   ·市域各主体利益不断走向和谐统一第37-39页
     ·加大对市域落后地区的帮扶力度第37-38页
     ·注重市域内各区域合作中的互利共赢第38页
     ·初步建立了市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38-39页
   ·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第39-42页
     ·组织及政策框架尚不完善第39页
     ·市域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仍然偏低第39页
     ·市域公共事业发展仍不均衡第39-40页
     ·市域产业布局整体上尚不完善第40页
     ·市域利益协调体系仍未建立第40-42页
第5章 宁波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外部环境条件分析第42-49页
   ·全球产业分工不断调整第42-43页
   ·国家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逐步推进第43-45页
     ·国家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总体情况第43-44页
     ·国家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政策导向第44-45页
     ·国家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总体趋势第45页
   ·长三角区域协作进程逐步加快第45-47页
     ·区域重要基础设施的协作共享第45-46页
     ·区域产业的分工协作第46页
     ·区域协调组织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第46-47页
   ·市域周边协作成效显著第47-49页
     ·宁波与舟山协作第47页
     ·宁波与衢州协作第47-48页
     ·宁波与丽水协作第48-49页
第6章 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实践借鉴第49-54页
   ·武汉市第49-50页
   ·嘉兴市第50-52页
   ·对宁波的启示第52-54页
第7章 宁波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第54-57页
   ·打造市域统筹与协调的制度环境第54页
   ·构建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运作体系第54页
   ·市域重要公共设施协作共享第54-55页
   ·市域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第55页
   ·市域主要产业合理布局第55-56页
   ·市域外联战略统一部署第56-57页
第8章 宁波市域统筹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第57-61页
   ·构建市域统筹与协调组织体系第57-58页
     ·完善市域统筹与协调政府调控体系第57页
     ·健全市域统筹协调社会组织体系第57-58页
   ·推进市域政策制度一体化进程第58-59页
   ·完善市域统一的市场体系第59页
   ·健全市域利益协调和平衡体系第59-61页
第九章 结论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熟市辛庄镇工业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下一篇:构建地方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