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青藏高原东北缘宗务隆构造带花岗岩及其构造意义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前言第8-16页
   ·花岗岩研究历史与现状第8-13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论文工作量第15-16页
2 区域地质概况第16-30页
   ·柴北缘区域地质概况第16-23页
     ·主要断裂第17-18页
     ·主要地层第18-21页
     ·柴达木北缘研究历史与现状第21-23页
   ·宗务隆构造带区域地质概况第23-30页
     ·宗务隆构造带区域地质背景第23页
     ·宗务隆构造带内的岩石-地层组合第23-25页
     ·宗务隆带构造-岩石单元第25-28页
     ·宗务隆构造带的研究现状第28-30页
3 花岗岩地质及岩相学特征第30-32页
   ·岩体野外地质特征第30页
   ·岩体矿物学特征第30-32页
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32-40页
   ·实验方法第32页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2-34页
   ·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4-40页
5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第40-51页
   ·实验方法第40-41页
     ·仪器及分析条件第40-41页
     ·样品制备第41页
   ·岩体锆石成因类型第41-45页
   ·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第45-51页
6 Sr-Nd-Pb同位素特征第51-60页
   ·实验方法第51-53页
     ·样品制备第52页
     ·Rb-Sr、Sm-Nd的化学分离第52-53页
   ·本区花岗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第53-57页
     ·花岗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第53-55页
     ·花岗岩的物质源区第55-57页
   ·本区花岗岩的Pb同位素特征第57-60页
7 花岗岩成因和形成环境第60-64页
   ·成因类型第60-62页
   ·构造环境第62-64页
8 早古生代柴达木花岗岩的意义第64-66页
9 宗务隆构造带构造演化的讨论第66-69页
10 结论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期沉积体系与沉积演化规律
下一篇:靖边北部风沙滩地区地下水开发及其环境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