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烃的临氢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我国FCC 汽油的来源及组成 | 第10-12页 |
·FCC 汽油降烯烃的工艺 | 第12-13页 |
·汽油醚化工艺 | 第12页 |
·加氢降烯烃技术 | 第12页 |
·烷基化 | 第12页 |
·单一正构烯烃异构化工艺 | 第12-13页 |
·临氢异构化催化剂 | 第13-15页 |
·临氢异构化反应机理 | 第15-19页 |
·低碳烷烃异构化反应机理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机理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C_5/C_6 烷烃异构化反应机理研究 | 第16-17页 |
·低碳烯烃骨架异构化研究 | 第17-19页 |
·双分子机理 | 第17-18页 |
·单分子机理 | 第18-19页 |
·临氢异构化催化剂载体 | 第19-27页 |
·SAPO-11 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质 | 第19-22页 |
·杂原子取代机制 | 第20-21页 |
·杂原子取代效应 | 第21-22页 |
·SAPO-11 分子筛的应用 | 第22-24页 |
·MeAPO 分子筛 | 第24-25页 |
·磷铝系列分子筛的合成 | 第25-26页 |
·磷酸铝盐分子筛合成方法思考 | 第26-27页 |
·FCC 轻汽油中临氢异构催化剂的设计思路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5页 |
·实验原料 | 第28-29页 |
·催化剂及载体的合成 | 第29页 |
·磷铝系列分子筛的低温合成 | 第29页 |
·SAPO-11 分子筛的无模板合成 | 第29页 |
·Pd/SAPO-1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页 |
·Pd/CoAPO-1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页 |
·表征方法 | 第29-31页 |
·XRD(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9-30页 |
·氮气吸脱附 | 第30页 |
·SEM 表面形貌表征 | 第30页 |
·化学吸附分析 | 第30-31页 |
·FT-IR 红外谱图分析 | 第31页 |
·Py-IR 酸性表征 | 第31页 |
·临氢异构化反应性能评价 | 第31-35页 |
·分离原理 | 第31-32页 |
·正丁烯的常压临氢异构微反评价 | 第32页 |
·混合丁烷的常压临氢异构化微反评价 | 第32-33页 |
·碳六烃类临氢异构化高压微反评价 | 第33-34页 |
·临氢异构化反应评价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第三章 SAPO-11 分子筛的低温合成 | 第35-53页 |
·引言 | 第35页 |
·低温合成的可行性 | 第35页 |
·合成过程影响因素的考察 | 第35-46页 |
·晶化温度 | 第36-40页 |
·模板剂类型 | 第40-41页 |
·晶化时间 | 第41-43页 |
·原料硅/铝比 | 第43-46页 |
·MeAPO-11 分子筛的低温合成 | 第46-52页 |
·反应混合物配比的影响 | 第46页 |
·晶化条件的影响 | 第46页 |
·不同杂原子源 | 第46-50页 |
·搅拌时间 | 第50-51页 |
·不同Co/A 比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SAPO-11 分子筛的晶种法合成 | 第53-67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正交实验 | 第54-58页 |
·单因素考察 | 第58-60页 |
·模板剂加入量 | 第58-59页 |
·氢氟酸加入量 | 第59-60页 |
·晶种法合成SAPO-11 分子筛 | 第60-64页 |
·晶化温度 | 第60-61页 |
·晶化时间 | 第61-62页 |
·晶种加入量 | 第62页 |
·体系pH 值 | 第62-64页 |
·AlPO-15 分子筛的合成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低碳烯烃的临氢异构化反应 | 第67-81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不同催化剂载体上的正丁烯临氢异构化行为 | 第67-71页 |
·丁烯临氢异构化反应的影响 | 第71-77页 |
·反应温度 | 第72-73页 |
·反应时间 | 第73-74页 |
·空速 | 第74页 |
·负载量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74-77页 |
·1-己烯的临氢异构化反应评价 | 第77-78页 |
·混合丁烷的临氢异构化反应 | 第78-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正己烷临氢异构化反应 | 第81-86页 |
·前言 | 第81-82页 |
·正己烷的临氢异构化反应 | 第82-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