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8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Proazaphosphatrane作为非离子超强碱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11-22页 |
·Proazaphosphatrane催化的亲核反应 | 第12-16页 |
·Proazaphosphatrane催化的去质子加成反应 | 第16-19页 |
·Proazaphosphatrane催化的去HX反应 | 第19-22页 |
·Proazaphosphatrane作为过渡金属配体的应用 | 第22-25页 |
·Pd/Proazaphosphatrane 催化体系 | 第22-25页 |
·Pt/Proazaphosphatrane 催化体系 | 第25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tren及取代tren的合成 | 第25-26页 |
·Proazaphosphatrane的合成 | 第26页 |
·Proazaphosphatrane催化的共轭异构化反应 | 第26-27页 |
·Pt(DVDS)/P(i-BuNCH_2CH_2)_3N催化末端炔烃的硅氢加成反应 | 第27-28页 |
第二章 tren及取代tren的合成 | 第28-38页 |
·引言 | 第2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试剂 | 第28页 |
·仪器 | 第28-29页 |
·tren的合成 | 第29-30页 |
·从三乙烯四胺中提取tren | 第29页 |
·合成氮川三丙酰胺 | 第29页 |
·次氯酸钠溶液的霍夫曼降解制备tren | 第29-30页 |
·次溴酸钠溶液的霍夫曼降解制备tren | 第30页 |
·取代tren的合成 | 第30-32页 |
·三异丁基tren的合成 | 第30-31页 |
·单苄基tren和双苄基tren的合成 | 第31-32页 |
·二异丁基tren的合成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氮川三丙酰胺的制备 | 第32页 |
·tren的制备 | 第32-33页 |
·取代tren的制备 | 第33页 |
·tren及取代tren的结构表征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Proazaphosphatrane的合成 | 第38-46页 |
·引言 | 第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合成六甲基亚磷酰胺 | 第38-39页 |
·合成六乙基亚磷酰胺 | 第39-40页 |
·六甲基亚磷酰胺合成P(i-BuNCH_2CH_2)_3N | 第40页 |
·六乙基亚磷酰胺合成P(i-BuNCH_2CH_2)_3N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合成六甲基亚磷酰胺 | 第41-42页 |
·合成六乙基亚磷酰胺 | 第42-44页 |
·合成[HP(i-BuNCH_2CH_2)_3N]Cl | 第44-45页 |
·合成P(i-BuNCH_2CH_2)_3N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Proazaphosphatrane催化的共轭异构化反应 | 第46-60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7页 |
·底物的合成 | 第47-49页 |
·(2-烯丙基)苯基烯丙基醚的合成 | 第47页 |
·(2-烯丙基)苯基苄基醚的合成 | 第47页 |
·烯丙基苯硫醚的合成 | 第47-48页 |
·亚油酸的制备 | 第48-49页 |
·亚油酸衍生物的制备 | 第49页 |
·Proazaphosphatrane催化的共轭异构化反应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50页 |
·亚油酸的合成及表征 | 第50-52页 |
·亚油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52-54页 |
·Proazaphosphatrane 1e催化的共轭异构化反应 | 第54-57页 |
·谱图解析举例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Pt(DVDS)/P(i-BuNCH_2CH_2)_3N催化末端炔烃的硅氢加成 | 第60-66页 |
·引言 | 第6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0页 |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60-62页 |
·不同催化剂催化1-庚炔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加成反应 | 第62-63页 |
·Pt(DVDS)/P(i-BuNCH_2CH_2)_3N催化各类末端炔烃的硅氢加成反应 | 第63-64页 |
·硅氢加成产物的核磁谱图数据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 | 第75-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