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论 | 第9-14页 |
1. 关于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与吴城文化的关系 | 第9-10页 |
2. 关于新干大洋洲出土器物的时间界定 | 第10页 |
3. 以新干大洋洲文化为代表的吴城文化是区域性文化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新干大洋洲文化美学生存的土壤 | 第14-28页 |
第一节 农耕渔猎经济 | 第15-20页 |
一、新干地区进行农耕渔猎生产的自然条件和文献记载 | 第15-16页 |
二、新干地区进行农耕渔猎生产出土文物证据 | 第16-19页 |
三、农耕渔猎与新干大洋洲文化的审美活动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宗教王国 | 第20-23页 |
一、目前考古发现的实证 | 第20-23页 |
三、宗教与新干大洋洲文化的审美活动 | 第23页 |
第三节 文明的曙光 | 第23-28页 |
一、新干地区出土了大量的金属器 | 第24-25页 |
二、城邑的出现 | 第25-26页 |
三、祭祀文化 | 第26页 |
四、国家的产生 | 第26页 |
五、文明与新干大洋洲文化的审美活动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新干大洋洲文化造型艺术的宗教特征 | 第28-41页 |
第一节 动物崇拜 | 第28-33页 |
一、动物崇拜的起源 | 第28-29页 |
二、新干大洋洲地区的动物崇拜 | 第29-33页 |
三、新干大洋洲地区的动物崇拜中的审美现象 | 第33页 |
第二节 巫术祭祀 | 第33-41页 |
一、以象征意义的神器为代表的巫术祭祀活动 | 第34-39页 |
二、巫术祭祀对新干大洋洲审美观念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新干大洋洲出土器物审美风貌独特性 | 第41-48页 |
一、组合图式 A:通过独特的表现方式——瘦长的器足+高挑的形制来表现轻灵之美 | 第41-43页 |
二、组合图式 B:通过迥异的造型艺术——镂空、无翼、镂孔和翘首来表现轻灵之美 | 第43-44页 |
三、组合图式 C:通过当地特色的纹饰符号——燕尾纹、鱼纹等来表现轻灵之美 | 第44页 |
四、组合图式 D:通过土著的动物崇拜——器耳上附着当地动物造型来表现轻灵之美 | 第44-45页 |
五、组合图式 E:通过科学的制造工艺——协调的周身比例来表现轻灵之美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4页 |
一、审美风格:从狞厉之美到轻灵生动之美的滑动 | 第48页 |
二、审美特征:从中原审美文化到地方土著审美文化的跳转 | 第48-51页 |
㈠ 观物取象的土著文化象征体系 | 第48-50页 |
㈡ 凝聚与融合的古典形式美 | 第50-51页 |
三、审美情趣:从中原重食重酒到本地重食轻酒、重礼重农的祭祀文化的移变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