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N型衬底HIT太阳电池计算机模拟及本征层钝化作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6页
 §1-1 全球能源形势第9-10页
  1-1-1 能源危机第9-10页
  1-1-2 太阳能的优势第10页
 §1-2 太阳电池的研究概况第10-14页
  1-2-1 单晶硅太阳电池第10-11页
  1-2-2 多晶硅太阳电池第11页
  1-2-3 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第11-12页
  1-2-4 非晶硅/单晶硅异质结(HIT~(TM))太阳电池第12-13页
  1-2-5 铜铟(镓)硒(CIS 或CIGS)薄膜太阳电池第13页
  1-2-6 碲化镉(CdTe)太阳电池第13-14页
 §1-3 本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4页
 §1-4 论文的组织第14页
 参考文献第14-16页
第二章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第16-25页
 §2-1 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6-19页
  2-1-1 光电转换过程第16-17页
  2-1-2 光生伏特效应第17-18页
  2-1-3 P-N 结的形成第18-19页
 §2-2 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原理第19-22页
 §2-3 太阳电池的基本参数第22-24页
 参考文献第24-25页
第三章 非晶硅薄膜材料的测试与表征第25-32页
 §3-1 Raman 散射光谱第25-27页
 §3-2 透射谱第27-28页
 §3-3 原子力显微镜第28-29页
 §3-4 光电导衰减法测试硅片少子寿命第29-30页
 §3-5 小结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2页
第四章 N 型衬底异质结太阳电池计算机模拟第32-40页
 §4-1 AFORS-HET 2.2 模型软件介绍第32-33页
 §4-2 物理模型第33-34页
 §4-3 模拟分析与讨论第34-39页
  4-3-1 发射层厚度的影响第34-35页
  4-3-2 界面态的影响第35-36页
  4-3-3 本征层厚度的影响第36-37页
  4-3-4 双面HIT 太阳能电池第37-39页
 §4-4 小结第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第五章 本征层对晶体硅钝化作用的研究第40-57页
 §5-1 引言第40-41页
 §5-2 RF-PECVD 法非晶硅薄膜材料的沉积原理第41-44页
 §5-3 实验第44-45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45-55页
  5-4-1 样品少子寿命测量第45-46页
  5-4-2 结果分析第46-55页
 §5-5 小结第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iO2薄膜和磷铝吸杂对太阳电池用硅片少子寿命的研究
下一篇:Sm-Co纳米复合永磁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