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人物与性格:作家本体情感的再创作与外部世界的主观内化 | 第10-20页 |
一、接近作者真实的、相对单一固定的小说人物类型 | 第11-16页 |
二、心理描写:内心独白对情节与人物的双重表现力 | 第16-20页 |
第二章 故事与情节:内指的、隐喻的情感体验和再现 | 第20-30页 |
一、第一人称“回忆加现在进行”的叙事模式 | 第20-23页 |
二、隐喻的替代、比较和互动效应在小说情节环境与情感渲染方面的作用 | 第23-28页 |
三、内容崇尚自然的唯美内旨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章节与结构:发散式与单元化结构的两种尝试 | 第30-38页 |
一、发散式情节结构 | 第30-33页 |
二、《伍子胥》:“单元化”与“否定之否定”的情节发展路线 | 第33-38页 |
第四章 字词与语言:小说诗歌化的语言特征 | 第38-55页 |
一、徐志摩小说语言形式上的音乐美 | 第38-43页 |
二、隐喻的构图:《英儿》中诗歌在话语形式中的直接参与和间接存在 | 第43-45页 |
三、内敛的生命体验集合:象征与意象 | 第45-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