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权利的价值评估
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法律权利估价的基本理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法律权利估价的内涵 | 第8-10页 |
一、法律权利的界定 | 第8-9页 |
二、价值评估的内涵 | 第9-10页 |
三、法律权利估价实践的历史和现状 | 第10页 |
第二节 法律权利估价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0-11页 |
一、与资产估价的比较 | 第10-11页 |
二、与成本效益分析的比较 | 第11页 |
第三节 法律权利估价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一、法律进步的需要 | 第11-12页 |
二、经济发展的要求 | 第12页 |
第四节 法律权利估价的可行性 | 第12-14页 |
一、法律权利估价可适用的领域 | 第12-13页 |
二、法律权利估价的可操作性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法律权利估价的基本方法 | 第14-24页 |
第一节 现金流量折现法 | 第14-20页 |
一、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 第14-16页 |
二、未来现金流量的计算 | 第16-18页 |
三、贴现率的计算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相对价值法 | 第20-21页 |
一、平均价值模型 | 第20页 |
二、平均增长率模型 | 第20页 |
三、价格乘数模型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成本逼近法 | 第21-22页 |
一、土地估价理论中的成本逼近法 | 第21页 |
二、修正后的成本逼近法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支付意愿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法律权利估价的延伸方法:期权估价模型 | 第24-28页 |
第一节 期权的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一、期权的概念和种类 | 第24-25页 |
二、期权的价值与价格 | 第25页 |
第二节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 | 第25-27页 |
一、模型的假设 | 第26页 |
二、模型的三个公式 | 第26-27页 |
三、模型参数的估计 | 第27页 |
第三节 实物期权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法律权利估价的实证分析 | 第28-46页 |
第一节 生命权的估价 | 第28-38页 |
一、生命权估价研究的萌芽 | 第28-30页 |
二、生命权的典型性与特殊性 | 第30页 |
三、生命权中财产性权利的估价 | 第30-34页 |
四、生命权中精神性权利的估价 | 第34-37页 |
五、结论和意义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非流通股份可流通权的估价 | 第38-46页 |
一、回顾股权分置改革 | 第38-40页 |
二、现金流量折现法下的可流通权价值 | 第40-43页 |
三、期权模型下的可流通权价值 | 第43-45页 |
四、结论和意义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法律权利估价理论的前景展望 | 第46-55页 |
一、对法学研究的影响 | 第46-52页 |
二、对政策研究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三、面临的困难和障碍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