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益捐赠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公益捐赠侵权行为的含义界定 | 第12-26页 |
(一) 公益捐赠侵权行为概念 | 第12-19页 |
1.关于公益捐赠法律性质的学说分析 | 第12-14页 |
2.公益捐赠行为的具体判断 | 第14-17页 |
3.公益捐赠侵权行为的概念 | 第17-19页 |
(二) 公益捐赠侵权行为的法律特征 | 第19-26页 |
1.主体的特殊性 | 第19-21页 |
2.客体的特殊性 | 第21-23页 |
3.权利和义务的特殊性 | 第23-26页 |
二、我国公益捐赠侵权行为责任承担方面的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一) 公益组织行政色彩浓厚 | 第26-27页 |
(二) 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 | 第27-30页 |
(三) 责任承担方式比较单一 | 第30-32页 |
三、公益捐赠侵权行为责任承担的法理分析 | 第32-44页 |
(一) 公益捐赠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32-40页 |
1.公益捐赠有关行为具有违法性 | 第32-36页 |
2.有损于实现公益目的 | 第36-37页 |
3.主观心态上可适用过错推定方法 | 第37-38页 |
4.相当因果关系原则 | 第38-40页 |
(二) 公益捐赠侵权行为的抗辩事由 | 第40-44页 |
1.满足公众知情权 | 第40-41页 |
2.已尽注意义务 | 第41-42页 |
3.执行职务 | 第42页 |
4.必备的工作需要 | 第42-44页 |
四、关于公益捐赠侵权行为责任承担的立法建议 | 第44-49页 |
(一) 合理区分公益捐赠主体 | 第44-45页 |
(二) 确立公益捐赠标的物为目的物的法律概念 | 第45页 |
(三) 明确规定适用过错推定方法 | 第45-46页 |
(四) 借鉴美国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 | 第46-47页 |
(五) 明确近似原则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