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绪言 | 第9-11页 |
一、我国海外投资现状和问题 | 第11-20页 |
(一) 我国目前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时机已成熟 | 第11-13页 |
1、大规模海外投资是应对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出路 | 第11-12页 |
2、在可持续开发国内资源同时,迫切需要从外界获取资源 | 第12页 |
3、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自有品牌影响力,对外投资是优先选择 | 第12页 |
4、贸易摩擦也催使我国寻求海外投资出路 | 第12-13页 |
5、金融危机过后,全球资产贬值和收购成本的降低使得我加快海外投资正得其时 | 第13页 |
(二) 我国海外投资实践及成绩 | 第13-14页 |
1、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 第13页 |
2、投资领域逐渐拓宽 | 第13-14页 |
3、投资水平由低到高 | 第14页 |
4、投资主体由国企一只独秀转向百家争鸣 | 第14页 |
(三) 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 第14-19页 |
1、海外投资整体布局混乱 | 第14-15页 |
2、企业投资决策对风险认识不足 | 第15-16页 |
3、避税地投资持续增加 | 第16-17页 |
4、资源领域海外投资仍以国有企业为主导 | 第17-18页 |
5、政治阻力和金融风险加大 | 第18页 |
6、社会问题和安全问题上升 | 第18-19页 |
(四) 结论 | 第19-20页 |
二、我国海外投资相关法制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 第20-25页 |
(一) 海外投资的立法现状概述 | 第20-21页 |
1、投资审批 | 第20-21页 |
2、税收管理及优惠措施 | 第21页 |
3、外汇管制 | 第21页 |
4、国有资产管理 | 第21页 |
(二) 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1-25页 |
1、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不完善 | 第22页 |
2、海外投资多头管理、协调不畅,立法层次低 | 第22页 |
3、监管无力——后期监管虚置、反避税制度落后 | 第22-23页 |
4、对企业的资金、技术、信息支持不到位 | 第23-24页 |
5、缺少企业急需的有效保护措施 | 第24页 |
6、中介机构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 第24-25页 |
三、海外投资制度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25-32页 |
(一) 美国的海外投资制度经验和启示 | 第25-27页 |
1、监管制度 | 第25-26页 |
2、政策支持 | 第26页 |
3、风险保证 | 第26-27页 |
4、经验总结 | 第27页 |
(二) 日本的海外投资制度经验和启示 | 第27-29页 |
1、促进措施 | 第27-28页 |
2、保护措施 | 第28页 |
3、投资引导 | 第28页 |
4、经验总结 | 第28-29页 |
(三) 韩国的海外投资制度经验和启示 | 第29-32页 |
1、专门的管理机构 | 第29页 |
2、投资审批 | 第29页 |
3、外汇管制 | 第29-30页 |
4、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撑 | 第30页 |
5、信息支援 | 第30页 |
6、投资保险 | 第30-31页 |
7、经验总结 | 第31-32页 |
四、对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相关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32-43页 |
(一) 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海外投资管理体制 | 第32-33页 |
(二) 简化审批环节和程序 | 第33-35页 |
(三) 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对海外投资 | 第35页 |
(四) 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引导 | 第35-36页 |
(五) 协调国内企业境外投资竞争关系 | 第36-37页 |
(六) 加大对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 | 第37-38页 |
1、扩大银行放贷对象增加对民营企业信贷规模 | 第37页 |
2、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制度 | 第37页 |
3、改善买方信贷政策 | 第37页 |
4、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为海外投资融资 | 第37-38页 |
5、鼓励民营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 第38页 |
(七) 加强对投资海外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 | 第38-39页 |
(八) 完善海外投资税收制度 | 第39页 |
(九) 将鼓励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外汇管理的长期目标 | 第39-40页 |
(十) 鼓励海外投资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40-41页 |
(十一) 发展行业自律自助性机构 | 第41-42页 |
(十二) 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