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图表清单 | 第10-12页 |
目录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案 | 第1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研究工作执行情况 | 第18-19页 |
·预期目标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预期目标 | 第19页 |
·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27页 |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 | 第21页 |
·农田重金属污染 | 第21-22页 |
·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 第22页 |
·重金属对农作物品质指标的影响 | 第22-23页 |
·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 第23-25页 |
·改良措施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作物的影响 | 第25-26页 |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个旧乍甸农作物食品安全现状的野外调查 | 第27-44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研究地点 | 第28页 |
·农作物及其土样采集 | 第28页 |
·样品处理 | 第28-29页 |
·测定方法 | 第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土壤理化性质 | 第30-32页 |
·农作物生长情况 | 第32-33页 |
·农作物重金属含量 | 第33-35页 |
·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与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页 |
·不同农作物多重金属的转移系数 | 第35-37页 |
·农作物污染评价 | 第37-38页 |
·农作物聚类分析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2页 |
·矿区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评价 | 第39-40页 |
·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对蔬菜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矿区农作物污染现状及污染评价 | 第41页 |
·不同科属农作物对重金属转移能力存在差异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盆栽复合污染条件下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及其品质的影响 | 第44-56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供试植物及土壤 | 第45页 |
·试验处理 | 第45-46页 |
·测定方法 | 第46页 |
·数据处理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 第47-48页 |
·作物可食部分对As、Pb、Cd的吸收 | 第48-50页 |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3种作物品质的影响 | 第50-52页 |
·讨论 | 第52-55页 |
·重金属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52-53页 |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农作物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 第53-54页 |
·重金属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改良措施对农作物重金属吸收、品质指标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 第56-75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供试土壤及植物 | 第57页 |
·试验处理 | 第57-58页 |
·测定方法 | 第58页 |
·数据处理 | 第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9页 |
·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 | 第58-64页 |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58-61页 |
·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变化 | 第61-62页 |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62-64页 |
·油菜株高、生物量的变化 | 第64-65页 |
·油菜As、Pb、Cd吸收的变化 | 第65-67页 |
·油菜品质指标的变化 | 第67-69页 |
·讨论 | 第69-73页 |
·改良措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 第69-72页 |
·改良措施对油菜生长和可食部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第72-73页 |
·改良措施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建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1-92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