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 前言 | 第13-25页 |
| 1 玉米赤霉烯酮概述 | 第13-18页 |
| ·玉米赤霉烯酮的理化特性及代谢 | 第13-14页 |
|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 | 第14-17页 |
|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机理 | 第17-18页 |
| 2 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 | 第18页 |
| 3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 | 第18-24页 |
| ·样品的采集 | 第18-19页 |
| ·提取净化与富集 | 第19-20页 |
| ·测定方法 | 第20-24页 |
| 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一部分 ZEN 人工抗原的制备 | 第25-3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 ·试剂 | 第25页 |
| ·仪器与器材 | 第25-26页 |
| ·人工抗原合成 | 第26-27页 |
| ·人工抗原的鉴定 | 第27-28页 |
| ·人工抗原蛋白浓度的测定及偶联结合比的计算 | 第28页 |
| 2 结果 | 第28-32页 |
| ·ZENO 合成TLC 法鉴定 | 第28页 |
| ·ZENO 结构的鉴定 | 第28-30页 |
| ·ZENO 紫外扫描结果及肟化率的计算 | 第30页 |
| ·完全抗原的鉴定 | 第30-32页 |
| 3 讨论 | 第32-35页 |
| ·合成中利用TLC 检测的注意事项 | 第32-33页 |
| ·完全抗原的合成 | 第33-35页 |
| 第二部分 ZEN 单抗的制备及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5-4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42页 |
| ·试剂 | 第35页 |
| ·仪器与耗材 | 第35-36页 |
| ·实验动物及生物材料 | 第36页 |
| ·主要溶液系统 | 第36-37页 |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7-41页 |
| ·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 | 第41-42页 |
| 2 结果 | 第42-46页 |
| ·封闭条件的摸索 | 第42-43页 |
| ·包被原工作浓度及阳性血清效价的确定 | 第43页 |
| ·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及稳定性 | 第43页 |
| ·腹水的制备 | 第43-44页 |
| ·单克隆抗体性质的鉴定 | 第44-46页 |
| 3 讨论 | 第46-48页 |
| 第三部分 ZEN 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 第48-5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试剂 | 第48页 |
| ·仪器与器材 | 第48页 |
| ·样品添加回收试验 | 第48-49页 |
| 2 结果 | 第49-51页 |
| ·样品基质干扰 | 第49-50页 |
| ·添加回收率及重复性 | 第50-51页 |
| 3 讨论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