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盲蝽蟓的生物学特性 | 第14-15页 |
·绿盲蝽 | 第14-15页 |
·中黑盲蝽 | 第15页 |
·盲蝽蟓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盲蝽蟓的寄主种类及食性 | 第16页 |
·盲蝽蟓在棉田的发生为害特点 | 第16-17页 |
·影响棉田盲蝽蟓大发生的因素 | 第17-18页 |
·盲蝽蟓的抗药性 | 第18-19页 |
·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 | 第19页 |
·盲蝽蟓的综合防治 | 第19-20页 |
·防治策略 | 第19-20页 |
·防治方法 | 第20页 |
2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20-23页 |
·立题依据 | 第20-21页 |
·目的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不同寄主对盲蝽蟓适合度的影响 | 第23-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供试寄主 | 第23页 |
·供试虫源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不同寄主植物上盲蝽蟓若虫的发育 | 第24-25页 |
·不同寄主植物上绿盲蝽与中黑盲蝽若虫发育差别 | 第25页 |
·不同寄主植物上绿盲蝽若虫的存活情况 | 第25-29页 |
·不同寄主植物上中黑盲蝽若虫的存活情况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三个棉花品种上不同器官的蛋白质含量差异对盲蝽蟓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2-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供试植株 | 第32页 |
·供试虫源 | 第32-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蛋白质测定原理 | 第33页 |
·样品中蛋白质的提取及测定 | 第33页 |
·数据统计与结果计算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35页 |
·三个棉花品种之间蛋白质含量差异的影响 | 第35页 |
·棉花上各器官之间蛋白质含量差异 | 第35-36页 |
·盲蝽蟓在棉花不同器官上生长发育差别 | 第36-38页 |
·棉花上蛋白质含量差异对盲蝽蟓若虫发育的影响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盲蝽蟓中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1-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测报资料 | 第41页 |
·研究方法 | 第41-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7页 |
·盲蝽蟓预测模型相关基本要素的确立 | 第42-44页 |
·发生为害等级划分标准 | 第42-43页 |
·自变量的筛选 | 第43-44页 |
·盲蝽蟓成虫发生高峰期预测式 | 第44-51页 |
·盲蝽蟓若虫在不同供试寄主上的有效积温 | 第44-45页 |
·盲蝽蟓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预测式 | 第45-47页 |
·盲蝽蟓二代成虫发生高峰期预测式 | 第47页 |
·盲蝽蟓三代成虫发生高峰期预测式 | 第47-50页 |
·盲蝽蟓四代成虫发生高峰期预测式 | 第50-51页 |
·盲蝽蟓成虫发生量预测式 | 第51-57页 |
·盲蝽蟓一代成虫发生量预测式 | 第51-55页 |
·盲蝽蟓二代成虫发生量预测式 | 第55页 |
·盲蝽蟓三代成虫发生量预测式 | 第55-56页 |
·盲蝽蟓四代成虫发生量预测式 | 第56-57页 |
3 讨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