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兔论文

河南省部分地区家兔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兔源隐孢子虫遗传特征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 分类方法第10-11页
   ·传统分类方法第10-11页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第11页
 2 啮齿动物隐孢子虫有效种第11-16页
   ·啮齿动物隐孢子虫有效种形态大小和主要寄生部位第11-12页
   ·有效种简介第12-15页
   ·啮齿动物隐孢子虫基因型第15-16页
 3 流行病学第16-17页
 4 兔隐孢子虫公共卫生意义第17页
 5 分子生物学诊断第17-19页
   ·常规PCR第17-18页
   ·巢式PCR第18页
   ·反转录PCR第18页
   ·免疫磁珠捕获PCR法第18-19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法第19页
   ·随机引物多态性DNA-PCR第19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第19页
 6 防治第19-21页
第一部分 河南省部分地区兔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第21-2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页
   ·调查选点第21页
   ·样品来源与采集第21页
   ·粪检方法第21页
   ·虫体鉴定第21页
 2 结果及分析第21-25页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第21-22页
   ·不同兔场寄生虫混合感染情况第22-23页
   ·不同年龄阶段寄生虫感染情况第23页
   ·不同地区兔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第23-24页
   ·不同品种兔寄生虫感染情况第24页
   ·本次所查到的寄生虫图第24-25页
 3 讨论第25-28页
   ·河南省兔肠道寄生虫种类第25-26页
   ·不同年龄段兔寄生虫感染情况第26页
   ·不同品种兔寄生虫感染情况第26页
   ·寄生虫感染与地域的关系第26-28页
第二部分 河南省部分地区兔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感染试验第28-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28页
   ·隐孢子虫卵囊的检查第28页
   ·动物感染试验第28-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兔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第29-31页
   ·隐孢子虫卵囊形态第31页
   ·兔隐孢子虫人工感染试验第31页
   ·排卵囊规律观察第31-33页
 3 讨论第33-35页
第三部分 基于18SrRNA基因和GP60基因的隐孢子虫种系发育研究第35-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9页
   ·材料第35-36页
   ·方法第36-39页
   ·PCR产物测序第39页
   ·种系发育分析第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5页
   ·PCR扩增结果第39-41页
   ·PCR-RFLP结果第41-43页
   ·PCR产物测序结果第43页
   ·序列种系发育分析第43-4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5-51页
   ·PCR-RFLP方法种类鉴定第45-46页
   ·兔隐孢子虫种类和基因型鉴定第46页
   ·本研究鉴定的隐孢子虫GP60基因亚型第46-51页
第四部分 河南省兔隐孢子虫分离株的分子特性分析第51-6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1-55页
   ·隐孢子虫样品第51页
   ·主要仪器和实验耗材第51页
   ·DNA提取第51-52页
   ·PCR扩增第52-53页
   ·PCR产物的检测第53-54页
   ·PCR产物的纯化和克隆第54页
   ·PCR产物和克隆的测序第54-55页
   ·种系发育分析第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1页
   ·PCR扩增第55-56页
   ·18S rRNA基因序列种系发育分析第56页
   ·GP60基因序列种系发育分析第56页
   ·Actin基因序列种系发育分析第56-58页
   ·COWP基因序列种系发育分析第58-61页
 3 结论与讨论第61-64页
   ·分子种系发育的发展对生物进化的促进作用第61-62页
   ·基于Actin基因序列研究隐孢子虫分离株的种系发育关系第62-63页
   ·基于COWP基因序列研究隐孢子虫分离株的种系发育关系第63页
   ·Cryptosporidium rabbit genotype公共卫生意义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3页
英文摘要第73-75页
个人简历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8日龄日本血吸虫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抱雌沟蛋白相互作用因子的筛选
下一篇:检测隐孢子虫卵囊的单抗介导IFA和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