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就业性别歧视的界定与法律应对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3页
第一章 就业性别歧视涵义解析第13-25页
 第一节 性别歧视的基本含义及表现第13-16页
  一、就业性别歧视的基本含义第14-15页
  二、就业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第15-16页
 第二节 就业性别歧视的成因及法经济学分析第16-21页
  一、就业性别歧视之成因第17-19页
  二、就业中性别歧视原因的法经济学分析——以女大学生就业为例第19-21页
 第三节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意义第21-25页
  一、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是维护生存权的需要第21-22页
  二、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是维护劳动权的需要第22页
  三、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是维护平等权的需要第22-23页
  四、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是维护妇女人权的需要第23页
  五、消除性别歧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23-25页
第二章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困难及法律障碍第25-30页
 第一节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困难第26-27页
  一、歧视主体的普遍性第26页
  二、歧视表现的隐蔽性第26页
  三、解决机制的滞后性第26-27页
 第二节 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障碍第27-30页
  一、"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界定尚欠完善第28页
  二、对就业平等权的法律性质认识存在差异第28页
  三、尚未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就业争议缺乏法律保障第28页
  四、法律责任尚需明确第28-29页
  五、救济途径不畅第29-30页
第三章 就业性别歧视之法律应对第30-41页
 第一节 完善现有法律适用体系框架第30-35页
  一、发挥相关组织在反性别歧视中的作用第31页
  二、依法建立平等就业执行机关第31页
  三、受歧视者可实行举证责任转移以实现诉权第31-32页
  四、规范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及标准第32-33页
  五、加大违法惩处第33页
  六、从社会公共领域开始规范第33-34页
  七、在招募中引入配额制度第34-35页
 第二节 制定反歧视法律以推进男女平等第35-41页
  一、科学界定"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内涵及判断标准第36页
  二、设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第36-38页
  三、赋予被歧视者救济权第38页
  四、明确歧视者的法律责任第38-39页
  五、加大执法力度第39-41页
结语第41-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下一篇:基于《劳动合同法》调整下的劳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