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7页 |
·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论文写作的背景 | 第12-13页 |
·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论文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3-26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7-42页 |
·虚拟现实理论 | 第27-32页 |
·虚拟现实介绍 | 第27-28页 |
·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 | 第28-29页 |
·虚拟现实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9-30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分类 | 第30-32页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32-34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 第32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 第32-33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 第33-34页 |
·人力资源培训理论 | 第34-41页 |
·培训的概念 | 第34-35页 |
·培训理论 | 第35-38页 |
·培训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培训的意义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火电厂培训需求分析 | 第42-55页 |
·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火电厂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 第44-46页 |
·组织分析 | 第44-45页 |
·员工素质分析 | 第45-46页 |
·火电厂培训教育的需求元素分析 | 第46-54页 |
·火电厂培训教育的组织实施 | 第47-48页 |
·岗位培训分析 | 第48-50页 |
·新上岗、转岗人员培训分析 | 第50-51页 |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分析 | 第51-52页 |
·学历教育管理分析 | 第52-53页 |
·技术考试管理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火电厂培训系统仿真场景模型的构建 | 第55-74页 |
·火电厂人员培训系统的总体框架 | 第55-57页 |
·火电厂人员培训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55页 |
·火电厂人员培训系统的主要构成 | 第55-56页 |
·漫游系统的框架 | 第56-57页 |
·事故重现系统的框架 | 第57页 |
·系统的实现方法 | 第57-58页 |
·三维模型构建方法比较 | 第58-59页 |
·Maya | 第58页 |
·SoftImage | 第58-59页 |
·3DS MAX | 第59页 |
·火电厂人员培训系统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59-71页 |
·火电厂人员培训系统静态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59-64页 |
·火电厂人员培训系统动态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64-71页 |
·将火电厂模型文件转换成Virtools文件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火电厂培训仿真场景漫游系统和事故系统的实现 | 第74-101页 |
·Virtools开发环境介绍 | 第74-79页 |
·Virtools简介 | 第74-76页 |
·Virtools作品的构成 | 第76-79页 |
·在Virtools输入火电厂模型 | 第79-83页 |
·基于粒子系统的雪效果的实现 | 第83-89页 |
·粒子系统BB | 第84页 |
·粒子生成范围 | 第84-85页 |
·粒子的数目 | 第85页 |
·粒子的形状 | 第85-86页 |
·粒子的大小 | 第86页 |
·粒子的颜色 | 第86页 |
·粒子的重量 | 第86-87页 |
·粒子的生存期 | 第87-89页 |
·漫游引擎的开发 | 第89-98页 |
·漫游引擎的功能 | 第89-90页 |
·手动漫游 | 第90-96页 |
·自动漫游 | 第96-98页 |
·事故系统的实现 | 第98-100页 |
·事故场景的重现 | 第98页 |
·事故的简单救助的实现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