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32页 |
| 第一节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概述 | 第11-15页 |
| 1.酪氨酸磷酸化的意义 | 第11-12页 |
| 2.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 第12-15页 |
| 第二节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及其相关疾病 | 第15-19页 |
| 1.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和T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 第15页 |
| 2.SHP-1 | 第15-16页 |
| 3.SHP-2 | 第16页 |
| 3.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 | 第16-17页 |
| 4.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2 | 第17页 |
| 5.CD45 | 第17页 |
| 6.血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 第17-19页 |
| 第三节 PTPMEG1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1.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PTPMEG1)简介 | 第19-20页 |
| 2.PTPMEG1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第四节 PTPMEG2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 1.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2(PTPMEG2)简介 | 第22-23页 |
| 2.PTPMEG2的活性调节 | 第23页 |
| 3.PTPMEG2可能的效应物对其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 4.与PTPMEG2相关的疾病 | 第24-26页 |
| 第五节 PEPMEG1和PTPMEG2的cDNA序列图谱 | 第26-31页 |
| 1.PTPMEG1的cDNA序列图谱 | 第26-28页 |
| 2.PTPMEG2的cDNA序列图谱 | 第28-31页 |
| 本文设计构想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PTPMEG1及PTPMEG2催化结构域的克隆表达 | 第32-42页 |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 1.菌株与质粒 | 第32页 |
| 2.试剂 | 第32页 |
| 3.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 第二节 ΔPTPMEG1的克隆表达 | 第33-37页 |
| 1.基本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第33页 |
| 2.克隆载体的构建及引物设计 | 第33-35页 |
| 3.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 第三节 ΔPTPMEG2的克隆表达 | 第37-41页 |
| 1.基本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第37页 |
| 2.克隆载体的构建及引物设计 | 第37-40页 |
| 3.结果与讨论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目的蛋白分离纯化、表征测定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42-56页 |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 1.试剂 | 第42页 |
| 2.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 第二节 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43-46页 |
| 1.ΔPTPMEG1的分离纯化 | 第43页 |
| 2.ΔPTPMEG2的分离纯化 | 第43-44页 |
| 3.结果与讨论 | 第44-46页 |
| 第三节 目的蛋白的酶学表征测定 | 第46-52页 |
| 1 PTP酶活测定: | 第46-47页 |
| 2 ΔPTPMEG1表征测定 | 第47-48页 |
| 3 ΔPTPMEG2表征测定 | 第48-49页 |
| 4 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 第四节 目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52-54页 |
| 1.基本操作 | 第52-53页 |
| 2.结果与讨论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功能研究 | 第56-66页 |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 1.实验动物 | 第56页 |
| 2.试剂 | 第56页 |
| 第二节 PTPMEG1与直肠癌和结肠癌的关系 | 第56-57页 |
| 1 取样 | 第56页 |
| 2.癌症组织蜡块免疫组化 | 第56-57页 |
| 第三节 PTPMEG2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 第57-59页 |
| 1.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 | 第57页 |
| 2.检测酸、碱性磷酸酶指标 | 第57页 |
| 3.组织提取 | 第57-58页 |
| 4.提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 | 第58页 |
| 5.检测PTPMEG2的表达水平 | 第58页 |
| 6.检测骨髓cell及骨髓基质cell中PTPMEG2表达水平的差异 | 第58-59页 |
|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 1.PTPMEG1与直肠癌和结肠癌的关系 | 第59-60页 |
| 2.PTPMEG2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 | 第60-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中文摘要 | 第72-75页 |
| Abstract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