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农业六十条》制定的历史背景 | 第10-20页 |
·“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 第10-12页 |
·农村人民公社的普遍建立 | 第12-13页 |
·党对已觉察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纠正 | 第13-20页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及其危害 | 第13-17页 |
·党对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 | 第17-20页 |
第2章 《农业六十条》的制定及其修改 | 第20-35页 |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的形成 | 第20-26页 |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制定 | 第26-31页 |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正式公布 | 第31-35页 |
第3章 《农业六十条》的执行 | 第35-50页 |
·“文革”前执行“农业六十条”的明显成效 | 第35-40页 |
·社、队规模的调整 | 第36页 |
·公共食堂的取消 | 第36-38页 |
·“共产风”的遏制 | 第38-39页 |
·按劳分配制度的恢复 | 第39页 |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基本核算制度的确立 | 第39-40页 |
·“文革”期间“农业六十条”的执行及其所受影响 | 第40-45页 |
·“文革”期间“农业六十条”的执行 | 第40-42页 |
·“文革”期间《农业六十条》所受到的影响 | 第42-45页 |
·“文革”后“农业六十条”的执行、修改与其作用的逐渐消失 | 第45-50页 |
第4章 “农业六十条”的意义与局限 | 第50-57页 |
·意义 | 第50-52页 |
·人民公社的规范 | 第50-51页 |
·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 第51页 |
·农业、农村形势的稳定 | 第51-52页 |
·局限 | 第52-57页 |
·“包产到户”被压制 | 第52-54页 |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的巩固 | 第54-55页 |
·不能彻底实行按劳分配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