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文献查阅法 | 第17页 |
·实地调研法 | 第17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城区型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综述 | 第18-33页 |
·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概述 | 第18-25页 |
·风景名胜区发展及发展控制区内涵 | 第18-20页 |
·发展控制区风景资源保护分类评价 | 第20-23页 |
·发展控制区在风景资源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 第23-24页 |
·不同形态发展控制区分析比较 | 第24-25页 |
·城区型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概述 | 第25-28页 |
·周边环境变化及城区型风景名胜区的形成 | 第25-27页 |
·发展控制区在环境变化和影响中的情况 | 第27-28页 |
·城区型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保护发展 | 第28-32页 |
·发展控制区保护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 第28-29页 |
·发展控制区保护发展现状及现实启示 | 第29-31页 |
·保护发展关键及新策略探讨的意义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保护和发展的“风景区—城市”共荣关系的构建 | 第32-33页 |
第3章 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问题分析 | 第33-58页 |
·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概述 | 第33-45页 |
·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形成 | 第33-35页 |
·东湖发展控制区在环境变化和影响中的处境 | 第35-39页 |
·东湖发展控制区用地分析 | 第39-41页 |
·土地集约化及城市发展规划影响 | 第41-45页 |
·东湖风景区发展控制区面临的问题 | 第45-54页 |
·保护发展陷入瓶颈状态 | 第45-47页 |
·环东湖生态保护带在过度城市化中破碎化 | 第47-48页 |
·风景用地在武汉市发展中快速城市化 | 第48-52页 |
·风景功能在武汉城市建设推进中逐渐退化 | 第52-53页 |
·风景空间不能满足“武汉——东湖”共同发展的大众化需求 | 第53页 |
·视觉景观在内外建设破坏中逐渐无序化 | 第53-54页 |
·动因分析 | 第54-57页 |
·资源静态性保护和区域动态性发展的矛盾 | 第54-55页 |
·传统半封闭性游赏空间和现代开放性大众空间需求的矛盾 | 第55-57页 |
·景区单一性管理模式和大众综合性管理模式的矛盾 | 第57页 |
·本章小结:发展控制区与周边城市共同协调发展 | 第57-58页 |
第4章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 第58-88页 |
·东湖发展控制区保护发展内涵 | 第58-61页 |
·风景资源的原生性保护 | 第58页 |
·风景环境的生态性保护 | 第58-59页 |
·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第59-60页 |
·“风景区—城市”即“东湖—武汉”长远和谐发展关系的构建 | 第60-61页 |
·国内外保护发展经验借鉴 | 第61-75页 |
·国外案例:比斯坎公家公园边缘带/优胜美国家公园保护发展研究 | 第61-68页 |
·国内实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研究 | 第68-75页 |
·经验汇总及东湖发展控制区保护发展理念的提出 | 第75-87页 |
·发展控制区保护发展策略经验要点 | 第75-78页 |
·“东湖风景区——武汉城市”二位一体的整体规划发展思想 | 第78-86页 |
·边缘部特殊保护地保护发展 | 第86-87页 |
·保护发展相关体系的完善 | 第87页 |
·本章小结:“景——城”和谐关系的构建 | 第87-88页 |
第5章 总结与讨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