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土地生态研究 | 第11-13页 |
·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研究 | 第13-14页 |
·生态足迹在土地领域的运用研究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16-17页 |
·生态学理论 | 第17-18页 |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第18-19页 |
3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均衡模型构建 | 第19-25页 |
·生态足迹模型介绍 | 第19-22页 |
·生态足迹基本假设 | 第19页 |
·生态足迹基本概念 | 第19-22页 |
·生态足迹指标体系 | 第22页 |
·生态足迹计算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年消费量 | 第22-23页 |
·计算为了生产各种消费项目人均占有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 第23页 |
·计算生态足迹 | 第23页 |
·计算区域生态承载力 | 第23-24页 |
·计算生态赤字/盈余 | 第24页 |
·生态均衡判定分析 | 第24-25页 |
4 黄石市土地生态均衡计算与分析 | 第25-35页 |
·2006年黄石市生态足迹计算和分析 | 第25-31页 |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研究区域介绍 | 第25-27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27-29页 |
·确定均衡因子 | 第29页 |
·确定产量因子 | 第29-30页 |
·2006年黄石市生态足迹计算 | 第30-31页 |
·黄石市生态足迹分析 | 第31-33页 |
·2006年黄石市生态足迹分析 | 第31-32页 |
·黄石市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和分析 | 第32-33页 |
·2006年黄石市生态均衡分析 | 第33-35页 |
·黄石市替代化石能源用地生态承载力 | 第33页 |
·黄石市生态均衡计算 | 第33-35页 |
5 基于生态均衡的黄石市产业结构设计思路 | 第35-42页 |
·黄石市产业结构现状 | 第35-36页 |
·黄石市产业需求足迹 | 第36-38页 |
·黄石市第一产业需求足迹计算 | 第36页 |
·黄石市第二产业需求足迹计算 | 第36-37页 |
·黄石市第三产业需求足迹计算 | 第37-38页 |
·生态均衡下的黄石市产业结构调整 | 第38-42页 |
·方案一 | 第39页 |
·方案二 | 第39-40页 |
·方案三 | 第40页 |
·方案四 | 第40页 |
·方案五 | 第40-42页 |
6 生态均衡下的黄石市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第42-47页 |
·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第42-43页 |
·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 第42页 |
·实施多种经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 第42-43页 |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43页 |
·降低第二产业能耗,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 第43-45页 |
·发挥资源优势,搞好产业布局,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 第44页 |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 | 第44-45页 |
·加大重点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力度 | 第45页 |
·加快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和发展 | 第45-47页 |
·大力发展服务业 | 第45-46页 |
·兴办特色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 | 第46-47页 |
7 结束语 | 第47-48页 |
·本论文收获和贡献 | 第47页 |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